核安全和海外投資安全成為當前國家安全的兩個突出問題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出席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核安全問題作為國家安全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焦點之一。
《光明日報》內參室副主任趙婧表示,我國的核政策是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任何情況下、任何時候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無條件承諾不對無核國家和無核地區使用核威脅,現在戰略環境、戰爭形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必須融入新的時代內涵。
那么,如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保障核安全?鯤騰全球防務首席科學家、核戰略專家、核軍控專家楊承軍指出,首先必須促進形成“核安全文化”的人類共識,并確立我國核安全戰略指導和建設目標以及我國核安全建設的規劃計劃,完善我國核安全運行及建設機制,加強核安全手段及能力建設,同時汲取借鑒核大國核安全經驗,當然還要查清瓶頸短板,消除核安全隱患。
國防大學教授、《國家智庫》執行主編、CRDRI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學術委員紀明葵少將深入分析了東海、南海局勢,指出,要利用危機轉變機遇,增強應對能力、應變能力,并總結經驗教訓,把這種經驗教訓在未來的立法過程當中、在整個國家的體制建設中使其有效地發揮作用。國家智庫專家、CRDRI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學術委員徐光裕少將則認為,國家安全領域中應高度重視分離主義,從中能大量滋生恐怖主義與社會動亂。應制定適用全國的反分裂法。
海外投資安全問題成為當前國家安全的另一個突出問題。談及“一帶一路”中企業海外投資安全風險與應對,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毛一翔指出,在信息化的開放條件下,企業安全事件的發生往往會引發公共安全,乃至涉及國家安全。因此,企業安全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做好引導和應對。首先,輿論風險、聲譽風險已成為國有企業戰略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要把聲譽安全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和全過程。再次,維護聲譽安全需要在更大的空間、更長的時間維度中來考量。最后,要發揮新聞宣傳在維護聲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專家指出,目前“一帶一路”主要涉及兩塊海外投資,一是大型中央企業、國有企業海外投資,它們的風險系數相對小一些,因為其大都會購買保險并進行評估。二是大量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海外投資,它們缺乏相應的安全支撐體系,因此國家和省一級層面都需要加大對中小企業海外投資安全的管控。
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一帶一路”研究所執行所長黃日涵則結合調研所見指出,首先,海外安保需要頂層設計,不僅要有企業的元素,更需要政府的元素參與其中,幫助企業解決更多不需要由企業來承擔的問題。其次,海外安保應做出中國特色,因為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面臨的安保風險不一樣。同時可爭取大量華人社團、僑幫組織和當地的人脈關系。再次,要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海外媒體建設對中資的人員和項目安全十分重要。最后,基礎情報的動態研究需要跟上。
中國僑聯特聘專家、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針對“海外華人華僑風險與應對”議題指出,與安格魯薩克森僑民及其后裔不同,華人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第一大移民,他們屬于溝通中外、連接上下的窗口和橋梁。這個群體是希望中外和平友好的最單純、最健康的力量,因為只有這個站位才最符合華人的身份和地位,只有這個取向才最有利于祖籍國和定居國,以及華人自己和全世界。是他們以及千百萬移民,縮小了地球、豐富了世界,因此我們要愛惜、保護他們。
準確預警、及時應對新的安全風險
CRDRI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原《經濟日報》內參部主任高路指出,如今,有很多風險是新產生的,智庫就是更早去預判、研究、發現,找風險在哪里,然后做出研判和對策。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夏魯惠針對校園安全風險與應對的議題指出,網絡暴力對學生危害極大。一些網絡動漫和電子游戲常充斥著槍戰、武力、血腥的場面。需要加強對校園網絡游戲、網絡詐騙、網絡淫穢、網絡泄密這類事件的管控。
來自安徽蕪湖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古平針對醫療糾紛問題指出,建議國家出臺系統性的、更高層次的醫療體制改革線路圖,并呼吁實現醫療保險的“全覆蓋”。
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上海大學智庫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聶永有針對科創中心建設安全風險與應對的議題指出,政府支持創新創業,投入資源,但也引發了大量的作弊行為。政府投入資源不完全是公平、透明、公開的,不同群體獲得資源的渠道、能力不一樣,造成新的不公平,要警惕這引發更多的社會矛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