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兩年內階段性下調
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自今年5月1日起兩年內,我國將分別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費率,并規范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初步測算,采取以上措施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000多億元。會議明確規定,除了失業保險將降至1%-1.5%外,符合條件的省份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可階段性地降至19%,這打破了此前關于養老保險費率或保持20%底線不動搖的業界傳言。業內表示,具體的降費率時間表、路線圖勢必能倒逼社保制度深化改革,并堅定地傳達為企業減負的任務。
兩年倒計時即將開啟
自從去年我國調整了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后,“五險一金”費率的調整似乎進入了瓶頸期,尤其是各地基本養老保險繳存情況、支付壓力間存在較大差異,直接導致了短時間內這項費率難統一下調。
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公開表示,我國“五險一金”總體上看仍有適當調整空間,表明了降費率的態度。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規定,在去年已適當降低失業、工傷和生育三項社保費率基礎上,從今年5月1日起兩年內,首先,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去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其次,是將失業保險總費率由現行的2%階段性降至1%-1.5%,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上述兩項措施的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第三,規范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對高于12%的一律予以規范調整,同時由各省(區、市)結合實際,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生產經營困難企業除可降低繳存比例外,還可依法申請緩繳公積金,待效益好轉后再提高繳存比例或恢復繳存并補繳緩繳的公積金。
“這一時間表、路線圖的出臺,釋放出中央堅定地為企業降低‘五險一金’費率的信號,相當于給企業拋出一顆‘定心丸’,調動企業甚至社會堅持繳費的積極性。”有參與核心政策制定的權威專家告訴記者。
社保費率高企重負難擔
不可否認,經濟下行期間,高企的社保費率已成企業不可承受之重,社會上呼吁降低企業繳納社保的聲音愈發響亮。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曾明確表示,應考慮對部分困難企業實行臨時性的適當降低社會保險繳費負擔的扶持政策。“中小微企業是就業的主體,絕大多數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社會保險繳費額在企業成本中所占比重大。在經濟下滑期間,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更加困難,許多企業陷入虧損甚至面臨倒閉的困境。為保企業、保就業、保穩定,應當在一定時間內適當降低中小微企業的社保繳費負擔,并主要通過財政對企業繳費實行補貼的方式來處理,以確保社保基金當期收入不會受到顯著影響。”金維剛表示。
“現在,眾多企業本身已經肩負著相對較高的稅負負擔,同時還需長期扛著占工資比例較高的‘五險一金’支出,確實疲憊。”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社會研究所副研究員單菁菁表示,這甚至造成部分企業尤其是使用農民工占比較高的企業通過漏繳、少繳社保費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現象頻現。
哪些問題待破解
雖然“五險一金”降費率已成大勢所趨,但多位業界專家都表示,降費率并非“治本”之舉,真正為企業降低社保負擔,還需要從本質上改革現有制度。
上述權威專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實際上,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規定的降費率標準,北京等多地早已達到了,因此,政策最終落地效果可能并不如預測的那么明顯,“這項調整背后的深意,除了要表達中央堅定的態度外,還包含倒逼基本養老保險等社保制度改革的用意”。該專家解釋稱,比如失業保險,之所以還有降費率的空間,是因為這項制度覆蓋的有失業機會的人群不夠全面,支出相對較少,但這項制度如果不斷弱化甚至取消的話,企業無法通過保險分攤風險,可能需要支付大量的失業賠償。
而對于人們熱議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位專家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降費率時間表,能有效倒逼長時間難以推動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提高統籌層次,讓支出負擔本來就較重的地區能夠從中央獲得調節基金使用。記者蔣夢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