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網絡信貸公司跑路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網貸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行業良莠不齊、存在明顯監管漏洞等問題。
針對互聯網金融在迅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亂象,4月14日,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為期一年。
整治
國務院牽頭十余個部委參與
4月14日,國務院批復并印發與整治工作配套的相關文件,按照“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原則,提出七個分項整治子方案,涉及多個部委。據悉,文件由央行牽頭、十余個部委參與起草。七個分項整治子方案中,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將分別發布網絡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和互聯網保險等領域的專項整治細則,個別部委負責兩個分項整治方案。
據悉,此次專項整治的具體工作由國務院主管領導牽頭統籌。由于此次整治涉及打擊非法集資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公安機關將密切配合參與其中。
其實,早在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提出按照分類監管原則,各類業態分由不同金融監管部門負責。截至目前,網絡支付已形成相對成型的監管制度,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征求意見稿,保監會于去年7月發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其他監管法則仍未最終落地。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正式掛牌成立,由央行、銀監會、支付清算協會、證監會等牽頭組建。
現狀
問題P2P網貸平臺占比高達38%
互聯網金融的定位主要在“小微”,具有“海量交易筆數,小微單筆金額”的特征,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金融覆蓋面的空白,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質量。同時,也有助于過去游離在正規監管體系之外的民間融資走向合法化和陽光化,遏制民間高利貸和非法集資現象頻發的勢頭。
但隨著這個行業的迅猛發展,問題也在不斷暴露。據第三方網貸資訊平臺網貸之家統計,自2011年P2P網貸平臺上線以來,截至今年3月,國內累計成立的P2P理財平臺達3984家,已有1523家公司倒閉或者跑路,問題平臺占比高達38%。
去年以來,以P2P倒閉風潮所代表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飆升,社會壓力和經濟連鎖反應明顯。業界普遍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尚處在“弱監管”狀態,存在明顯監管漏洞和監管空白。
2015年4月,國務院處置非法集資聯合辦公室聯合公安部、央行、證監會等在內的11部委開始聯手整治P2P非法集資,處置了一大批涉嫌非法集資的P2P機構。例如去年9月以來,深圳P2P網貸平臺融金所、國湘資本等被經偵調查,去年12月“e租寶”涉嫌違法經營被調查……
重點
P2P網貸、互聯網保險都是整治重頭戲
據悉,這次整治的重點將涉及網絡投資理財、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業態,以及互聯網金融企業廣告治理等相關業務。各界普遍關心的P2P網貸等新型互聯網金融理財,將是這次整治的重點領域?;ヂ摼W保險也是本次專項整治的一大范疇。據悉,互聯網保險專項整治方案由保監會發改部牽頭和統籌,人身險監管部、財產險監管部、中介監管部和稽查部等部門參與。據悉,本次專項整治的重點主要包括整治從事互聯網保險和類互聯網保險業務的機構的資質和經營方式。此外,線上投資理財也被列為重點規范領域。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專項整治的一大特點是,公安部門將深入參與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難題
P2P平臺迅速轉型管理辦法暫擱置
據悉,由于涉及部委較多,各方對一些具體的工作有不同意見,比如P2P網貸的整治工作到底是由銀監部門牽頭還是地方金融辦牽頭。最終方案確定按照非法集資防范和處置工作進行屬地管理原則,P2P網貸的專項整治由地方金融辦主導,其他金融部門配合。
據一位接近銀監會的權威人士透露,正在征求意見的P2P網絡借貸暫行管理辦法已暫時擱置,將吸收這次整治經驗,修改完善后再發布。與此同時,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等其他領域的監管細則未能發布,業界預期這次專項整治活動,將使得這些監管政策的出臺面臨調整。
然而,P2P網貸監管辦法即將落地之際,很多P2P平臺迅速啟動轉型,或者轉為互聯網線上理財平臺,或者剝離原有P2P業務,這也讓規則制定和修改工作陷入兩難。
新聞名詞
P2P
“P2P” (peer-to-peerlending首字母縮寫)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小額信用貸款,早在2005年,英國出現了全球首家網絡借貸平臺——Zopa網上互助借貸公司,后迅速全球走紅,拓展至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
中國P2P網絡借貸起源于2006年,由宜信等互聯網創業公司引入,2007年拍拍貸和宜信網絡借貸平臺先后上線,基于互聯網技術的P2P借貸模式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2013年P2P網貸行業迎來爆炸式增長。2015年新增網貸平臺1500多家,各類機構紛紛涌入。金融資本亦蜂擁而至,當年獲得風投青睞的平臺近70家,一些平臺動輒融資上10億元人民幣,行業陷入幾近瘋狂的境地。行業發展過快,各類機構良莠不齊,非法集資、詐騙跑路等風險事件頻發。
?
?
?
相關鏈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1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及《2015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