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發布的金融信貸數據顯示,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37萬億元,高于預期2700億元,高于前值6434億元。中國3月社會融資規模2.34萬億元,高于預期9400億元,高于前值1.56萬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增速為13.4%,高于年初設定的增速目標;同期狹義貨幣M1增速為22.1%,增速創歷史新高。
“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表明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企穩趨勢。”日前,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表示。
而貸款和社融數據略高于市場預期。央行的數據顯示,3月新增貸款1.37萬億元。“貸款主要投向還是基建及個人按揭貸款”,盛松成表示,個人按揭貸款增長較快,表明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加快。他還披露,今年一季度末,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0.2%,首次出現負增長。分部門來看,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共同推高3月貸款規模。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閆玲分析稱,為了避免政策變化,銀行優先放貸。房地產新政從嚴,居民按揭貸款爆發式增長。現在看新政導致房地產成交活躍度下降,未來增量難以持續。
盛松成當日表示,個人按揭貸款增速自去年5月份以來持續回升,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加快。從增量上看,一季度個人購房貸款新增1萬億元,同比多增4309億元。
民生固收分析師李奇霖表示,企業中長期貸款高增長源于:3月底專項建設基金項目集中配套貸款,加上各類過去兩年儲備的大項目集中上馬,公共部門加杠桿,基建穩增長托底的趨勢仍在延續。
盛松成當日解讀貸款數據時表示,一季度貸款結構進一步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按照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安排,供給側改革的五大任務為去杠桿、去庫存、去產能、降成本和補短板。“個人按揭貸款增長較快,表明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加快”,盛松成表示,“去產能”體現為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首次出現負增長。
盛松成介紹,今年一季度末,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0.2%,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鋼鐵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7.5%,建材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10.3%。
“補短板”體現為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增長較快。盛松成表示,今年一季度中西部地區貸款、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小微企業貸款及農戶貸款均較快增長。
與此同時,社融數據也高于市場預期。央行數據顯示,3月增量社會融資規模為2.34萬億元,表內、表外、直接融資全線回升。
盛松成表示,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存量同比增速趨于上升。社會融資規模結構進一步優化,直接融資較快發展,資金投放渠道在拓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