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沖鋒、攀巖登山、叢林探險……這些照片并非來自特種部隊,也非來自極限運動團隊,而是我省民間應急救援組織日常訓練的記錄。
這群為應急救援事業貢獻民間力量的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因為同樣的志愿精神走到了一起,為的是在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發生時,給海南百姓提供及時周密的專業化應急救援志愿服務。
但家人的不理解、工作單位不支持、培訓經費不足、救援器械缺乏、法律保障尚不完善等讓他們在豁出命救人時的每一場戰役都打得如履薄冰……他們面臨的不僅是尷尬,更是難以言說的苦楚。
給生命以尊嚴,給群眾以關愛
危急時刻,用專業技能提供快速有效地救助平常日子,他們幫群眾開門換鎖、抓貓救狗
在應對自然災害的過程中,民間應急救援組織的作用越來越得到凸顯。無論是在空中、山地還是海洋,只要災害發生都能見到志愿者參與應急救援的矯健身姿。
超強臺風“威馬遜”襲瓊,海南省陽光義工社在短短的時間內聚集了3支救援隊,奔赴臺風登陸地也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文昌進行救援;臺風“海鷗”過后,“道博文化”民間救援組織配備的救生衣、充氣船等專業器材在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們不禁要問:這些高手云集的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到底是什么樣的存在?
海南省民間組織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務院發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社會團體指中國公民自愿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就是其中的組成部分。
危急時刻迎難而上
整個春節假期,海南省綠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志愿者都在人群密集時間段,來到三亞等沿海市縣的相關海域巡邏,為盡情享受濱海樂趣的游人保駕護航。
時隔近兩個月,海南省綠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負責人叢慧仍然清楚記得,她在2月11日晚上9點半接到了一個令人惋惜的消息:19歲文昌小伙唐世民因救落水朋友不幸蒙難。由于當地缺乏水下打撈專業設備,人們遲遲無法在昆聯水庫里找到遇難者遺體。
在簡短的緊急會議后,海南省綠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確定了搜尋打撈方案,協調了矛鉤、氣瓶、沖鋒舟、潛水設備等工具,又安排了兩個梯隊救援人員準備從???、三亞兩地向文昌集結。
次日早晨7時許,剛剛能夠看清水面情況,海南省綠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和三亞紅十字中國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們就配合著開始了搜尋打撈行動,經過近4個小時的排查,終于將遇難者遺體完整打撈上岸。
遇難者家屬心懷感激,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為他們奮力打撈親人遺體的三亞救援隊員已經近兩天沒有合眼。趕赴文昌的前一天晚上,他們配合三亞有關部門成功救援了在三亞狗嶺山上迷路的3名游客,還沒有時間進行休整。
時光再往前追溯,2014年9月那場臺風“海鷗”引發了嚴重的海水倒灌。吸取了超強臺風“威馬遜”突襲時,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各自為戰引發混亂場面的教訓,海南省綠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海口市民間災害應急救援隊、海南陽光義工社等均在海南省應急管理協會協調指揮下有序開展行動。
根據指揮,??谑忻耖g災害應急救援隊隊員乘坐橡皮艇、手持探水位棍深入??谑行虏簫u受災地區。在那里,有大約6戶人家站在齊腰深的水里等待救援,其中的老人、孕婦和殘疾人舉步維艱,根本無法自救。
在先鋒隊員探明路況后,其他隊員在確保路線安全的情況下,將被困群眾成功引導轉移。老人、孕婦和殘疾人剛被抬上橡皮艇,供職于省紅十字會的一位志愿者就為他們提供了專業的院前急救。
生活瑣事及時幫忙
災害過后,海南人民等來了風調雨順的2015年。這是否意味著,海南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在訓練之余可以悠閑度日?事實并非如此。
2月22日下午,海口市民間災害應急救援隊接到求助電話,一只寵物貓被困于8樓樓頂邊緣上下不得。其主人十分焦急,認為應該請專業人士從樓頂吊繩而下,將貓咪抱起轉移到安全地帶,于是希望派出具備攀巖技巧的隊員施以援手。
貓咪很快被海甸片區的隊員葉剛解救下來,卻并沒有如此大動干戈。他只是站在8樓室內向上伸出一片板材,便給了貓咪一條落腳回屋之路。海口市民間災害應急救援隊負責人鄭磊說,災情或險情發生時,普通群眾因為心理緊張和缺乏應急救援知識,往往會把事情想得過于復雜而忘了因地制宜盡快施展救援。
這種開門換鎖、抓貓救狗的求助電話數不勝數,群眾托付的事遠遠超出了災害應急救援范圍,但鄭磊等隊員們還是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能做的我們盡量做,畢竟群眾報警處理這類瑣事也挺浪費警力的?!?/p>
為了進一步滿足群眾需求,第一時間出現在災害現場,當前,海口市民間災害應急救援隊已經在??谑械男阌?、府城、海甸、白龍、龍華等片區建立了防控網點,5個災情防控分隊共有正式隊員及聯動隊員144人。他們利用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做到了“哪里需要救援,哪里就能及時得到救援”。
登記后開展救援活動更便利
民間應急救援組織成為政府的好幫手在災難救援上更是政府的有力臂膀
前幾年,有些社會團體不愿“受約束”,不肯到民間組織管理部門登記注冊,近年來這樣的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因為未經登記注冊的社會團體開展活動不被允許,也不受法律和制度保護,給他們的行動造成了很大阻礙。
比如,雅安地震救援期間,北京藍天救援隊、杭州戶外應急救援隊等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在交通嚴格管制情況下獲得了珍貴的通行證,得以深入震中地區搶險救災。除了其自身配備了必須的專業裝備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們在民政局正式注冊登記,具有與所在地政府多次成功合作的經歷,并且已納入政府應急救援管理體系。而未經登記的社會團體行動起來就很難有這樣的便利。
省民間組織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民間應急救援組織是政府的好幫手,在災難救援上是政府的有力臂膀。
陽光下有陰影,奮進中有沉重
家人和工作單位不支持、培訓經費和救援器械缺乏、法律保障尚不完善讓志愿者心酸無奈
妻子: “再去撈尸,我跟你離婚”
應急救援,區別于其他志愿服務活動。災害無情,盡管秉承“保己救人”的原則,誰又能保證一定能夠全身而退?
曾在北京從事應急救援志愿服務的叢慧記得,北京城內外水域不少,每年夏天都會接到好幾起打撈溺亡尸體的任務。有一次,一位向來表現積極的隊員在接到任務時猶豫了,一問才知,是其妻子忍無可忍給他下了最后通牒:“再去撈尸,我跟你離婚!”
“哪個青壯年隊員不是家庭的支柱?有時河底、湖底情況不清,給打撈增加了不少難度,不僅是隊員家人,就是隊員本身也有點沒譜?!眳不郾硎纠斫?,“還有的人突破不了心理障礙,接觸了尸體后要反復洗手、洗澡、洗衣服,甚至連衣服都要丟掉、燒掉?!?/p>
社會也沒有給出更多包容。去年4月尼泊爾發生強震,一位隊員利用年假赴災區參與救援,但救災回來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公司解雇。
叢慧很是遺憾,“在許多發達國家,人們對志愿者特別是應急救援志愿者的禮遇都很高,不僅不會阻撓其參與志愿服務,還會給予一定的補貼和榮譽表彰。相比起來,我們有的隊員要‘偷偷摸摸’做志愿服務,想想也挺難受的?!?/p>
隊員:
“想去培訓,可拿不出錢”
海上沖鋒、攀巖登山、叢林探險……翻看鄭磊提供的資料照片,我們不得不為這群“身懷絕技”的志愿者點贊。為了練就這身救人的本領,他們付出的不僅僅是愛心、時間和精力。
鄭磊介紹,這幾年,他們邀請到省地震局、省紅十字會、消防部隊、武警部隊等單位,定期為隊員進行高山、高空、水上救援技巧和急救等多個類別的專業培訓,還不定期將隊員“送出去”,到北京等地聽取相關專家的授課,并與國內外優秀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團隊進行交流。這無疑將產生不小的成本。但由于民間救援隊具有明顯的公益性質,救援行動中的一切花費都要由隊員個人自行承擔。
叢慧算了一筆賬:培訓一名潛水救援員需要學費1萬余元,將其從初級培養到教練級至少花費近4萬元,“很多隊員都想取得進步,但高學費讓他們望而卻步?!?/p>
不單單是專業培訓,讓叢慧感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還有因為經費不足而導致的設備缺乏,“潛水設備近2萬元一套,打撈設備價格更高。很多救援活動他們都想參與,但人員能力達到了,設備卻沒湊齊,總不能用雙手打撈吧?”
這樣的放棄,最是無奈。
團隊:
“心有余悸,怕被人訛了”
盡管目前還沒有出現過救援失敗的案例,但鄭磊和叢慧的心里都很明白: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微乎其微,不可能每一次災害救援都能萬無一失。他們也存在同樣的擔心:萬一救援出現了失誤或者失敗,責任應該由誰來負?
記者了解到,為鼓勵社會上的助人為樂行為,讓好人做了好事不至于惹麻煩或當被告上法庭,許多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對助人為樂和見義勇為者的權利予以保障。在緊急狀態下,這些法律可以為助人為樂和見義勇為者因其無償的救助行為給被救助者造成某種損害時免除責任。
“但是,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中,還沒有《好人法》的出臺。好些隊員都擔心冒著風險開展救援,失敗后反而被人訛了。”接著叢慧又提出另一個問題:如果在救援中真的發生意外,志愿者的醫療費甚至家屬的撫恤金又從何而來?
叢慧記得,曾有一名志愿者在進山救援過程中摔斷了腿,醫療費用僅僅來自于保險公司的賠款和其他志愿者的愛心捐贈,“說直白些,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受傷了、犧牲了,政府會給予撫恤,但我們民間組織連活動經費都捉襟見肘,哪還有醫療和撫恤經費一說?”
他們豁出命去救人,可每一場戰役都打得如履薄冰。
據了解,汶川地震之后,中國的民間救援力量進入了迅速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的民間應急救援組織數量已經超過350支。這個數據還在持續快速增長中。
但是,許多業內人士將此局面稱為民間應急救援組織的“野蠻生長”,因為放眼全國他們面臨著同樣尷尬的處境。
政府職能轉變形成互動平臺
建立跨聯盟、跨地域的日常聯系和協作平臺,有利于民間應急救援組織信息互通、優勢互補、資源互用,有效避免出現扎堆救援、浪費資源的現象
其實,隨著政府職能轉移與購買服務等行政體制改革進程的逐步推進,民間應急救援組織不僅注冊程序漸趨簡化,法律地位也變得日益明朗。
記者從海南省民間組織管理局了解到,由于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力量發展迅速,除了一以貫之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不斷細化,2010年9月1日開始施行的《自然災害救助條例》也已經明確將民間應急救援組織看作自然災害發生后的一股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汶川地震后,國務院辦公廳還頒發了《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倡導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應急工作。通過多種渠道,努力提高基層應急隊伍的社會化程度,鼓勵現有各類志愿者組織在工作范圍內充實和加強應急志愿服務內容,為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應急志愿服務提供渠道。
不僅如此,政府為支持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在內的社會團體支出的經費也已經有了更明確、規范的依據。2014年12月15日,財政部、民政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印發了《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明確了政府購買服務的原則和重點,細化了指導性目錄,更有利于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應急救援工作中來,形成改善公共服務的合力。
海南省民間組織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這些《辦法》和《方案》下發后,我省相關部門均迅速作出反應,制定了符合中央精神、結合海南實際的有關文件并予以貫徹落實。當前,社會團體不僅可以精心打造項目以申請政府支持經費,還可以在完成項目后參加志愿服務項目競賽獲得獎金。
道路雖然坎坷,但前途一片光明。鄭磊等人對此充滿信心。但他希望,在大環境不斷優化的同時,民間應急救援組織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同類組織、政府部門結成一張團結的應急救援網絡。
他認為,當前,民間應急救援組織與政府應急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以及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彼此之間的協調,還沒有形成常態化和制度化,而是處于“應激反應”階段,即只有自然災害爆發之時,彼此才開始“應急”式合作。
“我們應該搭建一個平臺,加強橫向溝通交流,秉持求同存異的原則,共同致力于公益事業。”鄭磊以救援演習舉例,在武警、消防部隊進行應急救援演習時,允許并通知民間應急救援組織觀摩或參與;民間應急救援組織之間也可以集中財力、物力舉辦成規模的應急救援演習,增強自身救援能力的同時,也增強與其他團隊之間的協作能力。
叢慧等人也認為,建立跨聯盟、跨地域的日常聯系和協作平臺,有利于民間應急救援組織信息互通、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在救援現場迅速開展災害評估與聯合行動,有效避免出現扎堆救援、浪費資源的現象。
應急救援組織的作用:
危急時刻及時出手
利用專業技能快速有效地救助
平常日子溫情服務
幫群眾開門換鎖、抓貓救狗
應急救援隊員的苦楚:
家人和工作單位不理解不支持
培訓經費不足救援設備缺乏
法律保障尚不完善,隊員救人擔心被訛
?
?
相關鏈接:
??谑忻耖g災害應急救援隊:救援和做公益是快樂的根源?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