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有這樣一群人,病情已經穩定達到出院指征,卻賴在醫院幾個月甚至幾年以上,這群人被稱為“醫賴”。目前,公立醫院“醫賴”現象愈演愈烈,特別是一些基層醫院,已成為“醫賴”的溫床。然而,對于這起“醫賴”行為,不僅是醫院,相關部門卻表示難以處置。
在醫療資源總體仍然緊張的情況下,“醫賴”行為不僅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而且擾亂了醫療秩序。問題是,由于目前還沒有有效、合理的機制來解決類似的問題,醫院幾乎完全處于被動。
殊不知,“醫賴”不僅侵占了寶貴的醫療資源,而且令醫院背上了沉重的負擔。據業內人士稱,幾乎每一個“醫賴”背后,都有一張天價的欠費單,最后很多都成了呆賬壞賬;幾乎每一個“醫賴”背后,都有一批望眼欲穿、亟待住院治療的患者,甚至因此延誤了救治;幾乎每一個“醫賴”背后,或多或少地都發生過和醫務人員的沖突,沖突之后醫護人員依然要伺候這些“醫賴”。
可見, 解決“醫賴”占位,還需公共責任補位,實行打擊、疏導、幫扶等多途并舉。一方面,對于惡意“醫賴”行為,醫院管理者應加強法制意識,通過法律途徑來尋求解決之道;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大處罰力度,不僅要追究其惡意欠費的責任,還要處罰其長期霸占病床、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另一方面,對于貧困“醫賴”者,政府應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落實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救助工作的基金支付與補助,幫扶那些無治療費、無身份證明、無責任承擔機構的“三無”病患,保障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