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網絡強國”“網絡為民”“網絡治理”?這些關鍵詞再一次出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這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根本遵循和有力指導。
傳媒大師麥克盧漢說過:“每一種新媒介的產生與運用,都宣告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碑斀袷澜?,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無處不在的網絡,無處不在的數據運算,無處不在的軟件,無處不在的“互聯網+”,標志著人類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它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已經深度融入這個大潮之中,網民數量、寬帶網民數和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已躍居世界第一,已然是互聯網大國。然而,大而不強這個問題依然困擾著我們。如何實現由大到強的突破,建設網絡強國?此乃為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重要而緊迫的課題。聯系習近平總書記此前多次重要講話,我們領悟出它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五個一定”。
圖: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技術是互聯網產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但國際互聯網發展至今,眾多關鍵、核心的技術,基本都掌握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手中。比如,連接國際互聯網的13臺根服務器,美國就占了10臺,而作為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我們1臺也沒有。這就意味著,關鍵的時候,別人就可以關閉根服務器,中斷對我們的網絡服務,損害我們的利益,實現他們的戰略目的??梢?,不掌握核心的、過硬的技術,就容易受制于人。為此,我們一定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要有決心、恒心、重心,樹立頑強拼搏、刻苦攻關的志氣,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基礎技術、通用技術、非對稱技術、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努力使我國互聯網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定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信息傳播需要相應的硬件配套,就如淘寶商家千萬,用戶萬千,若沒有充足快捷的物流,也只能相互興嘆。沒有運轉良好、基本普及的網絡基礎設施,沒有做大做強的互聯網企業,“網絡強國”就成了空中樓閣。信息經濟并非獨立存在的,而是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緊密聯系并相互促進的。因此,要發展壯大信息經濟,就必須加快發展后三者的信息化,共同形成實力強勁、應用廣泛、影響深遠的信息經濟。特別是互聯網“企業搞大了、搞好了、搞到世界上去了,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了,是國家的光榮”,是網絡強國之必須,我們的網絡強國也就指日可待。
一定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習近平指出:“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此前,他還多次說道:建設網絡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網軍隊伍?!扒к娨椎茫粚㈦y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實踐證明,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沒有一流的科技人才隊伍,“網絡強國”就沒有指望。我們要在關鍵技術中取得重大突破,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必須去發現一批、培養一批、引進一批習總書記所希望的“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將這些人才凝聚起來,形成堅強有力、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助力國家宏偉目標的實現。
一定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習近平提出:“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網絡文化是支撐網信事業發展之魂?;ヂ摼W提供的不僅有新聞、娛樂等基本服務,還應有各類增值服務;不僅是產品信息,還要是整體規劃;不僅要面向大眾,還要細分需求;不僅要著眼當前,也要籌劃未來。這都需要有一種良好的網絡文化作支撐。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種產業和軟實力,目前我國網絡文化的發展現狀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明顯。這就有待于網信企業大力加強這一方面的工作,著力培育起符合我國國情的、以中華文明為底蘊的網絡文化。
一定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此前,習近平曾指出:“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加強交流與合作,不僅是世界發展大勢,也是互聯網發展的大勢。“躲進小樓成一統”、閉門造車,建設不了“網絡強國”。相互借鑒、互相促進、互通有無,不僅對我們少走彎路、引進技術、加速發展互聯網產業有利,也對我們呼吁建設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有利。
總之,只要有效推進“五個一定”,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才能更好地同步推進“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才能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也才能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
此次會上,習近平強調指出:“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p>
這里的“網絡為民”,既是習近平“互聯網思維”的重要理念,也是他治國理政風格的一大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網絡建設觀”。在其“互聯網思維”中,他一直強調要使互聯網的發展成果惠及全國人民并實現全人類共享。我們知道,目前互聯網已進入千家萬戶,已經與人民大眾息息相關,已經像布帛椒粟一樣須臾不可或離。正在每日每時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連農村都已出現許許多多的互聯網村莊,連養老都正在智能化。假如沒有了互聯網,哪怕是互聯網停網一刻鐘,7億多網民就會產生巨大影響。基于此,作為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其“互聯網思維”中,便理所當然地將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指向放在為民所思、為民著想、為民而謀上。網信事業有關單位、人員,都該高度重視,加速建設網絡強國,由此惠及全民。
網絡為民,就要傾聽好網上民意。習近平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F如今,網絡是“空中民主墻”,人人都是“麥克風”,處處皆有“通訊社”,?人們寫著微博客,傳播著微信息,嘗試著微閱讀,書寫著微評論,這種“微”,并非微不足道,每一個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的背后,都可能有一個乃至一群期待被傾聽的城鎮職工或者鄉村農民。每一條微評跟帖、熱門回復的背后,都或許是一個個對社會發展的真實關切和肺腑之言?!拔ⅰ敝胁孛褚猓拔ⅰ敝杏薪ㄗh,“微”中有點贊,“微”中有批評。民意反映民心。網絡為民,就要像習近平所要求的善于傾聽網上民意,“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習近平還叮囑各級領導干部“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可以說,這種尊重網民、理解網民、親近網民的情懷與風格,值得所有領導干部高度重視和示范推動。
網絡為民,就要治理好網絡空間。習近平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縱觀互聯網,一方面,發展方興未艾、欣欣向榮;一方面,網友追捧喜愛、人氣爆棚;另一方面,內容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當前,活躍在互聯網上的微信用戶逾6.5億,近2000萬個公眾號每天推送超過70萬條群發信息。自由發展,不是“野蠻生長”。面對這樣的情勢,如何更好地引導和管理,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加強網絡治理,絕非是簡單的意識形態把控,而是關乎著維護億萬網民的精神家園,關乎著維護億萬網民的切身利益。試想,一個烏煙瘴氣的互聯網,對于億萬網民來說,其身心受到的傷害該有多大!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傷害更是難以言說。世界上哪個國家能容忍互聯網任由發展而不加規范治理?
網絡為民,就要護衛好新的疆域。當今時代,除海、陸、空、天傳統疆域之外,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的“第五疆域”?;ヂ摼W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疆域,就是這個民族、國家人民大眾賴以生存生活的空間。維護疆域安全,就是保護人民。習近平指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雖然互聯網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互聯網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經斯諾登爆料,互聯網大國的美國,竟肆無忌憚地侵犯別國“第五疆域”,侵犯別國主權。而且,網戰已經“兵臨城下”、“兵臨心上”。因此,從國家到網站,再到網民,都要各負其責,切實采取措施,護衛好、保護好“第五疆域”,也就是要更好的保家衛國,堅守這個看不見硝煙戰場的陣地。作為7億網民來說,既要有愛網之心,更要有愛國之責,在提高網絡技能的同時,人人都該成為網絡“防火墻”,爭當護衛“第五疆域”的“基干民兵”。一定要信守網絡文化,循守網絡文明,堅守網絡道德。努力增強信息的鑒別力、承受力,不聽、不信、不傳非法信息以及極端言論。切實維護網絡安全,而維護好網絡安全,也就是在維護好自身權益。滔滔江河奔流大海,中華大地風清氣正。
?。ㄗ髡邽橹行空兴芯繂T、北京市委講師團特邀報告人)
?
?
相關鏈接:
專家熱評習近平講話:爭取網絡安全主動性的基石在于核心技術突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