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0日電國家發改委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任務,并發布了首本權威反映中國城鎮化進展的官方報告《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
今年新型城鎮化有哪些重點工作?“十三五”時期新型城鎮化怎么推進?農民工因農村戶口更值錢不愿落戶城市該怎么應對?農民進城買不起房怎么辦?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后靠什么生活?針對上述社會關切,官方進行了回應。
今年新型城鎮化有哪些重點工作?
——拓寬落戶通道 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
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介紹,目前全國有28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的具體方案。今年城鎮化將推進五個方面的工作,大概二十個工作重點。
上述五個方面工作包括:一是扎實有序推進農民工融入城鎮;二是加快中小城市的培育和特色鎮的發展;三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四是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五是加快重點領域的改革。
根據徐林的介紹,今年將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拓寬落戶通道,特別是要督促各個地區特別是主要城市,即外來人口聚集地區,實施更加積極、更加寬松的戶口遷移政策。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等等。
徐林表示,很多城市很多地方放開了落戶政策,但只放開了對本地的落戶政策。這是不合理的。在戶籍人口落戶方面不應該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視。
“十三五”時期新型城鎮化怎么推進?
——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
對于“十三五”時期新型城鎮化如何推進,由國家發改委編寫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進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十個方面的改革措施和目標。
其中,報告在第十方面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地方財力增長機制”。報告指出,財稅體制改革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時期,要推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加快房地產稅立法。
報告提出,統籌土地和房地產稅費改革,降低建設和交易環節稅負,增加保有環節稅負,劃定各類城市人均住房免征面積,將超出部分面積納入征稅范圍,全面開征個人住房房產稅。推進工商業用房按評估值征稅的房地產稅改革。合并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適時開征房地產稅。深化資源稅費改革,開征環境保護稅。逐步健全地方稅體系,促進城市財力增長。
????資料圖:市民落戶。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農民工因農村戶口更值錢不愿落戶城市?
——需要探索一種激勵機制
當前很多農民工因為農村戶口更“值錢”而不愿意戶口落到城市,對此,徐林回應時表示,這里的原因很復雜,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農民在土地產權上有特殊的權利,有農村承包地的承包權,有農村宅基地的權利。如果在農村的產權給他帶來的好處比進城之后政府賦予他的福利和好處更有吸引力的話,他可能會選擇不落戶,這是他的自由,沒有人會強迫他去落戶,因為農民工落戶是在自愿的基礎上。
“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離城市或者城鎮比較近的地區。”徐林指出,今后可能需要探索一種激勵機制,讓這些農民在農村土地的產權的權益,包括宅基地、集體股權收益分配權等等,有一種變現或者自愿有償退出的機制。
“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相信他們絕大多數人不愿意回去,回去也不愿意種地,肯定更傾向于城市的生活。但是必須要讓他在農村的權益能流轉或者自愿有償退出的機制,這樣的機制建立起來之后農民可以自己選擇,把在農村的權益變現之后放棄這些東西到城市來落戶。”徐林說。
農民進城買不起房怎么辦?
——建立購租并舉的城鎮住房體系
在回應“按照房價的走勢,農民進城能不能買得起房”的問題時,徐林表示,目前在中國部分一線城市出現了房價上漲趨勢,而且上漲步伐非常快。有關地方政府和城市已經采取一些措施在抑制這種勢頭。這個勢頭在某些地區已經得到有效抑制。中國房價上漲在大多數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并沒有發生。
“十三五”時期新型城鎮化工作展望。來自《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
農民工進城,怎么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住房條件?徐林指出,正在制定的1億人落戶方案中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包括建立購租并舉的城鎮住房體系,使得能夠買得起房的人買房。而大多數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買不起房,對他們就要提供公租房、廉租房,滿足不同層次住房需求的條件。
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后靠什么生活?
——提供更加全面的就業服務、職業培訓
大量農民工進城后靠什么解決生活問題?對此,徐林表示,這個顧慮沒有必要。現在農民工很聰明,他們不是在盲目流動。一般來說,他們決定到某個地方去的時候,多少都有一些線索,在那個地方是有就業機會的。
徐林指出,政府可以為農民的進城就業提供更便利的條件。第一,提供更加全面的就業服務。在農民工輸出地區和農民工流入地區間建立信息化就業服務平臺,為輸出地提供就業崗位的機會和信息,農民根據這些信息選擇自己要去哪兒。第二,今年還要大概為兩千多萬的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提供職業培訓。(完)
?
?
相關鏈接:
官方回應農民進城落戶關切問題:需建配套激勵機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