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國核應急高峰論壇21日在重慶舉辦,百余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相聚山城就中國核應急現狀、未來發展趨勢及面臨困難展開研討。
“核應急是為了控制核事故、緩解核事故、減輕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緊急行為。目前中國正高度重視國家核應急技術支持體系建設。”國家核應急響應技術支持中心副主任黃敏說。
黃敏認為,在做好國家核應急技術支持體系建設的同時,中國各級核應急技術支持力量應通過完善核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拓展核應急公眾溝通與宣傳、加強核應急演習演練與培訓、推進核應急相關裝備研發與系統集成等工作,確保國家核應急能力的保持與提升。
“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世界各核電國家均積極開展涉核集團企業應急救援力量的建設工作以及核電廠核應急相互支援機制的建設工作。”中國廣核集團公司核應急與救援中心主任黃輝章稱,建立核電集團核事故應急支援力量是落實中國核安全規劃、實施核安全改進的最新行動和重點工程之一。但要順利實施事故應急支援行動,中國涉核集團間相互支援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目前涉核集團在執行應急支援行動方面面臨著支援力量投送能力不足的困難,“因此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協調支援和保障”。
在核應急技術與裝備研發方面,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研究院院長王鋒介紹,目前國外的核應急裝備已成體系化、無人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發展趨勢,“未來,世界的核應急裝備總體趨勢是高性能、多功能、小型化、高可靠和平臺綜合集成,將向核生化一體化方向發展。”
談及國內的核應急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國廣核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主任張金濤認為,經過多方努力,目前中國在核應急基礎研究、應急評價模塊、監測系統集成、防護與去污技術、醫學救治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部分成果。“下一步,還應加強在核事故源項、應急評價系統集成與驗證、應急響應裝備自主研發等方面的研究,特別要加強早期核設施事故應急措施的研究。”
國家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姚斌稱,開展核應急相關工作是一個協同的合作,未來中國的核應急核心工作將圍繞“建體系、強能力、重實戰”原則展開,建立法制、指揮、預案、技術知識、能力五大體系;強化人才、裝備等綜合能力,并多進行推演實戰;關注問題,學會唱“黑臉”。
“發展核能事業不停步,我們做好核應急工作的努力就不會停止。”姚斌說。
?
?
相關鏈接:
首屆中華敬天法祖 信仰高峰論壇舉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