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今日介紹,目前,中國已掌握了載人航天各項關鍵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組網邁進,在軌衛星數量近150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介紹首個“中國航天日”及中國航天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許達哲介紹,目前,中國空間技術能力步入世界先進行列,成功實現航天器地外天體月球軟著陸,掌握了載人航天各項關鍵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組網邁進,遙感衛星分辨率進入亞米級時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累計發射226次,成功率超過96%,擁有完整的通信、遙感、導航以及技術試驗等衛星系列,在軌衛星數量近150顆。
許達哲介紹,中國空間科學探測能力和研究水平顯著增強,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取得跨越發展,成功發射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實踐系列衛星為代表的多顆科學試驗衛星,空間物理、空間化學、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等空間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空間碎片觀測、減緩和防護取得重要進展。
許達哲還介紹,中國航天國際合作成果豐碩,宇航產品出口規模和種類不斷擴大,累計實施44次50顆衛星的商業發射,10次搭載發射服務,完成9顆整星出口,成為中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重要標志。
許達哲還介紹,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工程全面啟動建設,嫦娥四號任務全面啟動,嫦娥五號進入決戰階段,北斗導航系統加速全球組網,無毒無污染大推力的長征五號、長征七號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
此外,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發射對接,高分三號衛星、風云四號氣象衛星以及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探測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空間科學新型衛星將實施發射。
?
?
相關鏈接:
俄載人航天未來計劃:改造空間站 或啟動火星任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