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工作人員檢測燒烤攤上的混合油
沙坪壩區雙巷子,一家名為樂山燒烤的燒烤攤生意火爆。
前日,重慶晚報記者跟隨沙區食藥監分局渝碚路所執法人員來到樂山燒烤,發現這家店獨家秘方竟是渾濁又帶著異香的問題混合油。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冉文 記者 文翰 攝影報道
燒烤攤有獨門秘方
報料人張強(化名)介紹,他是附近居民,每晚10點左右,樂山燒烤就會出來擺攤,因為味道比附近燒烤好許多,生意火爆,凌晨3點左右才歇業。
“經常去吃的人都曉得,吃了這家燒烤,再去吃其他燒烤都感覺沒味道一樣。”張強說,一天下午他偶然發現,樂山燒烤的老板搬運一個個外面很多油污的塑料大桶,里面裝的是渾濁的油。
“記得有次問老板,他家的燒烤為啥好吃,老板說獨門秘方不能說。難道這就是他們的獨門秘方?”張強說,他立即向重慶晚報和食藥監部門反映了此事。
獨門秘方是混合油
前日下午2點,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現場。樂山燒烤老板打開塑料大桶,記者距離1米左右就聞到一股濃郁的香味,桶里油呈深黃色,很渾濁,還漂浮著一些深褐色的不明物體。靠近聞,有一股濃烈的鹵、烤鴨味道。
“漂著的是什么東西?”執法人員問。“是香料。”老板介紹,他姓肖,樂山人,在此做燒烤生意已經6年。這種油他從樂山進購,7元/斤。
為何油里有鴨肉味?他交代,這些油是煮制過鴨肉或其他肉類后的混合油,再加香料煉制而成。“沒煮過肉的油,熬出來沒得這么香。”肖老板說。
執法人員調查,肖老板每月要進購10余桶這種油,每桶50來斤,一個月下來就要用500多斤。銷售這種混合油給他的商家,不具備生產許可,生產流程和工藝也不符合國家標準。
執法人員將混合油取樣,帶到快檢室抽檢,得出結果:酸價、過氧化值均超標。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長期食用這種混合油,危害健康,目前已要求樂山燒烤停止使用這種油。接下來,還會對轄區其他燒烤攤進行調查。市民如果發現類似問題,可撥打12331投訴舉報。
這樣鑒別油料是否新鮮
沙坪壩區食藥監分局餐飲科羅穎科長介紹,新鮮合格的植物油容易流動,口感清爽油膩感較低。反復熬制的油較為黏稠口感油膩。因此,市民吃燒烤前,可以找老板要一個杯子,里面倒入礦泉水,對燒烤進行涮洗,如果容易把油涮掉,說明油較為新鮮;如果油很難涮掉,使用的可能是劣質油或不新鮮油。
也可以觀察素菜(如黃瓜、冬瓜),如果菜上的油較為黏稠,或出現較濃郁的肉味(其他香味),使用劣質油或不合格油的可能性就較大。
一般而言,精煉程度越高的食用油顏色越淡,透明度越高。
冷藏鑒別地溝油不靠譜
近段時間,朋友圈轉發兩招家庭鑒別地溝油的辦法:把油放進冰箱里2小時,如果出現白色泡沫狀,那就是地溝油;炒菜時放一顆剝皮蒜頭,如果蒜頭變紅色,就是地溝油,含有大量黃曲霉素,若是好油蒜頭是白色的。
前天,記者分別用優質油和業內人士提供的地溝油做實驗,發現并非如此。
羅穎科長介紹,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合格食用油,降低到一定溫度后也會出現凝固發白的物理特性,網傳2小時冷藏鑒別法缺乏科學依據。此外,地溝油并不一定黃曲霉素超標,而且大蒜可檢測黃曲霉素的說法也無科學依據。
?
?
相關鏈接:
海口燒烤攤主暴力抗法 噴辣椒水投酒瓶砍傷執法人員
女大學生經常泡燒烤攤 肚子突然似懷孕原是胃癌晚期
這樣做“雙創”?海口一燒烤攤搬至小區繼續“臟亂吵”
廣州16名官員對農藥使用和食品安全監管不力被問責
食品安全校園行?“第二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啟動
食品安全風險解析:關于香蘭素的科學解讀
海南治理農村食品安全 問題米粉將追蹤到加工作坊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