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毓慧
49歲的陳正堂,人如其名,是一名堂堂正正的好黨員、好干部。
從18歲起,他就遠離湖南老家來到海南,無論是長達12年的部隊大熔爐錘煉,或是忠誠履職10多年的??诔枪堋袄媳保€是主動請纓轉戰至最苦最累的棚改復核一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這名有著29年黨齡的“拼命三郎”還在忍痛接聽棚改工作電話……
拼命三郎
最后一刻,還在接聽工作電話
4月24日,天晴,在位于美蘭區文明東路的陳正堂家里,只有妻子邢文波一人,一縷陽光透過門窗照進客廳,屋里顯得很亮堂。她坐在沙發上,手里捧著與陳正堂的一張張合影,一遍又一遍地看著,她眼眶又紅了,眼淚又流了。她說,按照習俗,今天是陳正堂病逝的第七七四十九天。再往前推兩個多禮拜,4月6日,那是她和陳正堂結婚21周年的紀念日。
邢文波是白沙街道辦一名網格員,兒子今年剛讀大一,雖說一家人生活過得簡樸,但從屋里一張張笑臉合照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曾經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邢文波眼里,對工作,丈夫是一個十足的“拼命三郎”,似乎總有使不完的勁,可在3月6日那天,陳正堂請假了,這也是兩人結婚20年以來,她第一次看到丈夫請假在家臥床。“他一翻身就疼得難受,尤其是腿腳,沒法下地走路?!毙衔牟ㄕf,前一天去醫院檢查,但醫生沒能診斷出啥病,還預約了兩天之后儀器檢查再作進一步診斷。
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陳正堂就頻繁出現頸部、腰部酸痛,胸悶等癥狀,邢文波也勸過丈夫請假到醫院做個全身檢查,“他總是說可能是工作太忙太累了,等忙完這陣子休息兩天,多補補覺就好了”。這一次,雖說丈夫請假在家臥床休息了,但工作的事一刻都停不下來,一個白天接聽和撥出去至少20多通電話,都是有關棚改工作的,有時一個電話一談就是十多分鐘,這一幕幕讓邢文波看得心疼。
3月6日晚9點多,陳正堂剛躺在沙發上閉眼打盹了,手機又響了,他喊妻子幫忙看下是誰來電了,邢文波一看,又是他棚改同事的來電,于是,她拿著手機放到他耳邊,哪知,他話才說兩句,突然就癱倒下去不省人事了。隨后,120急救人員趕至家中搶救,遺憾的是,陳正堂已經永遠地離開了。經初步診斷,奪走陳正堂生命的,或是過度勞累引起的心肌梗塞。
對黨忠誠
29年黨齡 為人履職堂堂正正
在湖南老家辦完了喪事,邢文波返回??诩抑校鹨徽硭倪z物。
書房里,床頭旁,一堆堆棚戶區材料,還有陳正堂生前細心收藏的一本本陳舊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黨員干部學習筆記本、榮譽證書等,這不無代表著這名29年黨齡的老黨員對黨的無限忠誠。
記者逐一翻閱那一本本黨員干部學習筆記本看到,陳正堂的字跡工整,筆畫有力,無論是談學習心得體會,還是記錄會議工作任務,一行行、一頁頁,記錄得十分工整有序。
陳正堂是湖南隆回縣人,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來海南參軍入伍,1986年,他成為一名中共黨員。在部隊大熔爐里錘煉了12年,由于軍事訓練和教學等各方面工作成績突出,陳正堂曾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五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四次被評為“先進個人”,除此還曾十多次受到各級嘉獎,并三次榮立三等功等。
1997年他轉業至海口城管戰線,由于工作勤懇盡職,又頻獲嘉獎。同事李中朝記得,2014年,陳正堂時不時地就會頸部、腰部酸痛,腸胃也出現了問題,這大多是長期在街面上執巡邏勤,沒能準點吃飯落下的病根。可當那年“威馬遜”臺風來襲時,陳正堂主動挑下災后工作最繁雜的街區,一忙就是一整天,半點怨言都沒。
作為“百日大會戰”重點項目,美蘭下洋、瓦灶片區棚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2015年底被抽調至美蘭區下洋、瓦灶片區棚戶改造項目指揮部,陳正堂擔任下洋村項目復核組小組長,負責下洋村5個小組的房屋以及附屬物復核認定工作,他工作更拼了。該項目指揮部副指揮長譚顯知說,陳正堂每天早上7點多就到辦公室,每晚幾乎是最后一個下班回家。陳正堂一生的為人就和他的名字一樣,“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了“四種精神”,充分體現了基層黨員干部的“三種特質”。
敢于擔當
嚴實把住棚改復核關口
這片棚改社區,雖然陳正堂僅來了3個月,但他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了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這些被征收戶,他認識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對于每家每戶的房屋面積、樓房結構甚至房屋附屬物,他都熟記于心。
劉慧義是美蘭區副區長,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部隊時,他就已結識陳正堂,那時他就打心眼里佩服陳正堂不怕苦不怕累,工作嚴謹務實的作風。2015年底,劉慧義兼任棚改項目指揮部指揮長準備抽調精干人手開展工作時,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陳正堂,但考慮到他這幾年身體積勞成疾,原本打算推薦陳正堂擔任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主要負責后勤保障工作,可陳正堂主動申請去最苦、最累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復核工作組。
棚戶區改造涉及的是老百姓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爸灰獪y量偏差幾厘米,老百姓一定會要求你重新測量。”劉慧義介紹,棚戶區改造的樓房多為五六層,甚至七八層,幾乎沒有電梯,復核組人員就得樓上樓下、屋前屋后一點一點地測量。陳正堂所帶隊的小組僅6人,要在3個月時間里完成300多戶被征收戶的丈量,平均測算下來,每天要爬上千級臺階挨家挨戶測量復核,除此,還得加班加點守在棚改協議大廳耐心為被征收戶解疑釋惑。
蔡春花是下洋村人,也是下洋居委會副主任,她家的房子也在征收范圍內。在復核階段,陳正堂測量她家的走廊時只算一半面積,數字比摸底時測量的數字小,于是她要求陳正堂再次按照之前的方案測量,但遭到陳正堂一口拒絕?!八f該怎么量就怎么量,一切按規矩辦。”雖看似一點都不講情面,但陳正堂也會好心提醒一些不太了解政策的被征收戶:“圍墻、水池等附屬物是可以申請補償的?!辈檀夯ㄕf,對陳正堂這種堅持原則的做法,她打心眼里佩服這名老黨員。
眼下,該社區棚改工作即將迎來圓滿收尾,遺憾的是,陳正堂沒能親眼見證這一刻。
回歸故里
父老鄉親排隊揮淚送別
成為一名敢于擔當的人,是陳正堂對兒子的期許,他也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最好的榜樣。陳正堂走得如此突然,從學校匆匆趕回的兒子陳宇舟都沒能見到他最后一面,那個總是保持著軍人作風,每次出門之前都會把制服整理得很筆挺,把皮鞋擦得锃亮的父親已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家,這也成了陳宇舟心中永遠的遺憾。
3月9日,在闊別故鄉30多年后,在妻子、兒子的護送下,陳正堂的骨灰被送往老家湖南省隆回縣,父老鄉親,還有那些數十年都沒能見著的戰友也專程趕來送別這位讓家鄉人引以為豪的好黨員、好干部,自此,陳正堂長眠在那片生他養他的故土里。
3月11日,美蘭區委常委、副區長武欣帶領區民政局、城管局負責同志組成慰問組,專程前往隆回縣六都寨鎮徐家村四組慰問陳正堂家屬。隆回縣領導迎接了美蘭區慰問組,并表示將在隆回縣認真組織學習陳正堂同志的感人事跡。
3月下旬,湖南省隆回縣廣播電視臺制作專題片《隆回好兒郎陳正堂: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在接聽工作電話》,在長約20分鐘的專題片里,無論是在部隊前線,還是在城管戰線,或是在棚改一線,陳正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工作的感人事跡一一呈現,催人淚下。據負責制作該專題片的隆回縣廣播電視臺羅永軍介紹:“隆回縣有100多萬人,專題片播出后反響效果很好,無論是當地的黨員干部,還是普通群眾,都為這一名在??诠ぷ鞯缴詈笠豢痰睦相l感動不已。”
陳宇舟清楚地記得,由于以前年輕任性和不懂事,沒少讓父母操心,18歲那年,父親給他寫了一封讓他感觸頗深的信件:“兒子,18歲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也是長大的起點,你已經是一個可以擔當的男子漢了……18歲了,你以后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了,應該學會真正獨立學習和生活了,也要為你將來的事業打基礎了……”
如今,那一封字字寄于期許的信件,兒子一直藏放在身邊,而那位寫信的父親,卻已沒法再回到這個家與妻兒團圓了。
??诰W4月25日訊
?
相關鏈接:
男子中1.04億露臉兌獎 稱忠于老板絕不辭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