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年輕容易沖動,可沖動并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因為芝麻大小的事,老年人也會大打出手,甚至造成非死即傷的嚴重后果。
記者統計了近三年來媒體報道的老年人打架斗毆事件,發現老人居住的小區、公交車、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以及敬老院是沖突的“高危地帶”。
高危
住宅小區
為狗動手老人斷6根肋骨
63歲的馮大爺住在石景山區某小區。馮大爺的家在一樓,窗前有塊公共綠地,閑來無事馮大爺就在綠地上圈了塊地種了些花草。
2015年8月4日,馮大爺在給花草澆水,鄰居閆某在小區內遛狗。突然,閆某的狗追著一只貓跑進馮大爺種的花草里一通亂竄。馮大爺很生氣,找到閆某理論,言語不和兩人動起了手。
閆某年輕力壯,一米八五的個子,二百六十多斤重,一把將馮大爺摔倒在地并撲上去,這一撲就壓折了馮大爺的6根肋骨。事后經鑒定,馮大爺達到輕傷一級標準。
今年3月24日,閆某因涉嫌故意傷害罪在石景山法院出庭受審。庭上他堅稱,自己并沒有撲向倒地的馮大爺,而是馮大爺摔倒后將自己拉倒的。馮大爺作為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也來到了法庭。此案目前未宣判。
在西安市四季社區里,李大爺和趙大爺住樓上樓下。一天,李大爺在樓下與鄰居聊天,住在樓下的趙大爺走過來氣呼呼地問李大爺:“你昨晚在家穿的啥鞋?吵得我都沒辦法睡覺。”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說越激動,最后還動了手。兩位70多歲的老人氣得渾身發抖,最后鬧到了社區,驚動了各自單位的離退休辦。
成都80歲的顧大爺回家經過樓道口,在單元門口下棋的孟大爺等三位老人卻沒有主動讓路。顧大爺氣不過,與三位老人發生口角。孟大爺幾句回罵還不夠,“一記老拳”打向顧大爺。顧大爺覺得委屈,一紙訴狀將打他的76歲孟大爺,連同當時與孟大爺下棋的73歲萬大爺、75歲王大爺一起告上法庭。
高危
公交車上
六旬老人將七旬老人打傷
今年65歲的許大爺怎么也想不到,這把年紀竟然還會被關進拘留所。他在重慶江北前往渝北的611線路公交車上,揮拳將另一位73歲的老人打傷。而引發這起糾紛的矛頭竟是因為沒有及時讓座。
當天中午,許大爺和老伴帶著兩個小孩乘坐611線路公交車。上車后,許大爺發現在車廂尾部一老人坐在靠過道的座位,而在他內側是個空座。
“麻煩讓下位子!”許大爺企圖讓兩小孩坐到空座,沒想到老人卻并不理睬,而許大爺索性直接將小孩抱起,越過老人直接放進了座位。在與老人對視的剎那,許大爺瞪了老人一眼。
當許大爺將小孩抱出準備下車時,聽到老人質問的語氣“你瞪我干嗎?”并伴著喋喋不休的辱罵,這下激怒了許大爺。他將小孩抱下了車又返回車內,“我不僅瞪你,還要打你!”說罷便揮拳向那位老人打去。
被打老人受輕傷,許大爺因違反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被行政拘留12日并處罰款500元。
去年年底,同樣是在公交車上,安徽蚌埠的兩位老人因一點小事起爭執,從車上吵到車下,其中一位老人更是用隨身攜帶的小板凳將另一位老人的頭給打破了。用凳子打人的老人82歲,另一名老人也已73歲。
無獨有偶,在一輛公交車上坐在前排的老人關車窗的舉動,引起后排老人的不滿。窗戶該開還是該關?兩位老人爭執不下,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兩人動起了手。乘客將扭打在一起的老人們勸開后,兩人又打起嘴仗。最終,這場耗時8分鐘的爭執,以其中一個老人到站下車而收場。
高危
廣場公園
跳舞老人為爭地盤打架
廣場、公園是老年人集中活動的地方,比如頗受老年人歡迎的廣場舞,本是強身健體的好活動,但因為爭地盤、曲風沖突、音量太大……也常上演“全武行”。
2014年4月14日晚7點在四川自貢,兩撥廣場舞老人因為爭地盤,竟然大打出手。從網友上傳的視頻來看,場面十分混亂,有老人被送上120急救車。
在安徽合肥,也有兩撥跳舞的老人扭打在廣場上,而原因則是兩隊的舞曲風格不同,影響到對方的舞步。幾十位老人扭打在一起,雖然混亂被民警及時制止,但還是有兩人受傷被送醫救治。
同樣是因為廣場舞發生糾紛,家住北京密云區的杜老漢記了8年的“仇”。
2008年在廣場跳舞時,杜老漢與一旁的張女士發生多次碰撞。兩人都是暴脾氣,開始互相謾罵,最后動起手扭打在一起。杜老漢一直對此耿耿于懷,5次前往張女士家,在她家的防盜門及墻壁上抹糞便,并用膠堵鎖眼兒。張女士忍無可忍,將杜老漢訴至法院,索要各項賠償金共計4萬元。
不光是廣場舞,老年人在參加舞扇子、甩鞭子、抖空竹等鍛煉項目時,也容易產生糾紛。
在北京豐臺區正陽小區內的健身小廣場,61歲的王大爺像往常一樣舞起扇子。當他剛剛打開音響舞了沒多久,就看到了怒氣沖沖走出樓門的安大爺。“當時他二話不說,上來就破口大罵。”王大爺說。安大爺表示,舞扇子總會有音樂伴奏,劣質音響制造的聲音讓他忍無可忍。
雙方的口角逐漸升級為肢體沖突。事后經診斷,安大爺為頭外傷神經反應,頭枕部挫傷,胸腹部閉合傷,住院28天。出院后,安大爺將王大爺告上法庭,要求對方承擔醫療費、護理費、精神損失等共計2.9萬余元。
高危
敬老院內
瑣事引糾紛釀成四死悲劇
近些年來,媒體曝出多起敬老院打架斗毆事件,其中一起更是造成四名老人死亡的悲劇。
2015年7月30日上午,廣東省高州市根子鎮敬老院的一名72歲老人疑因生活瑣事與他人發生口角進而扭打。一旁的其他兩位老人看不下去上前勸架,沒想到老人情緒激動,拿起地上的磚塊向發生口角的老人及勸架的兩位老人砸去,三人應聲倒地,施暴的老人上吊自盡。待警方趕到現場,發現四名老人(三男一女)均已死亡。
去年,山東聊城78歲的閆大爺被打了!他告訴家人,打他的人姓郭,今年60來歲,跟他一樣也在敬老院居住。閆大爺說他與郭某言語不和,就打起來了。聽完父親的遭遇,看到父親頭上的傷口和帶有大片血跡的衣服,閆大爺的兒子既氣憤又愧疚:“我們想把老人送這里安度晚年,高高興興的,沒想到這么大年紀了,到那里受這個罪。”但事后住進醫院的郭大爺卻稱,是閆大爺搶他的錢。令人唏噓的是,不久之后郭大爺自殺身亡。
2015年6月16日21時,濱州市某敬老院內,看大門的75歲老人燕某與敬老院內70歲的張老太互相毆打,兩人不同程度受傷。
2015年5月12日,安徽淮南某敬老院內,75歲的曹大爺因口渴到廚房向78歲的陳大爺要一杯開水,陳大爺說:“你等一下,現在是蒸饃時間,不能打開鍋蓋。”曹大爺不肯,堅持要打開鍋蓋取水,陳大爺不讓,兩人就這么擰著。之后,曹大爺不知道從何處突然拿來菜刀,朝著陳大爺的頭部就是兩刀。幸虧有人攔下砍紅眼的曹大爺,陳大爺撿回一條命,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民警調查得知,兩人都是孤寡老人,平時脾氣都很倔。
專家剖析
老人的暴脾氣
源于不滿被忽視
有資料表明,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平日里,我們總會聽到為人子女的人抱怨:“沒法勸,人越老越倔!”“哎!我爸現在簡直不可理喻。”脾氣暴躁、聽不進家人的勸告,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有心理疾病,沖動下甚至會用拳頭解決問題。
友誼醫院特邀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孫蕾告訴記者,老年人中有脾氣暴躁的,也有脾氣相對溫和的,這與他們大半輩子的經歷有關。此外,社會環境的改變也容易對老人的心理產生影響。“現在新事物頻出,老人一時很難適應,感覺自己不再有價值,也不再被關注,心里多少有些失落感。”同時有些老年人身體不好,對疾病的恐懼也會影響心情。
“缺少情緒發泄出口,他們常常不知不覺地對身邊的人‘挑刺’,在一些事情上就會表現得比較極端,這是負面情緒對外的投射。”孫蕾稱:“他們會想:在這我可以給你打一架,這下你會重視我了吧!”
如何讓老年人心平氣和地享受“夕陽紅”?孫蕾表示這需要家庭與社會一起努力。
“家人應該給予老人應有的關注與尊重,多陪伴多傾聽。”孫蕾說:“我們一句無心的‘越老越糊涂’,可能會給老人帶來壓力,讓他們出現自我懷疑、否定。”
其次,老年群體相對脆弱,社會應該給予更多關愛。“比如在住宅小區周邊要有方便老年人活動、購物、就醫等各方面的硬件設施。”
?
?
相關鏈接:
情人節丈夫頭次送花 48歲女子激動過度咳斷肋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