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西寧市大同街小學的170名流動兒童收到了免費發放書包。 佘麗莎 攝
青海首個流動兒童關愛示范項目啟動現場。 佘麗莎 攝
中新網西寧4月25日電 (佘麗莎)25日,青海首個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的社會服務項目——流動兒童關愛示范項目在西寧市大同街小學正式啟動。該項目將在今年一整年的時間中,為170名流動兒童提供心理健康測評、團體心理輔導、學業輔導、社會實踐等關愛行動,旨在積極有效地增強流動兒童溝通適應能力,開拓孩子視野,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流動兒童經常隨著父母四處遷移,他們的父母忙于打工,往往疏于照顧自己的子女。很多流動兒童,尤其是隨父母來到城市的農村孩子,由于生活習慣、接觸的事物等與城市孩子不同,所以難融入同學中,比較自卑內向,導致學習、社交困難。”當日,西寧市大同街小學校長王玉青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據王玉青介紹,大同街小學660名學生中,其中有328名是流動兒童,屬于流動兒童較為集中的學校。在這些流動兒童中,大多數品學兼優,身心健康,但有些孩子生活、學習習慣存在問題,學習跟不上,性格內向、自卑。
青海省樂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承接此項目的社會組織,該中心主任衛燕慶表示,開展此次流動兒童關愛示范項目,將以“助人自助”的服務理念為出發點,為流動兒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學業輔導服務等,逐步建立完善關愛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幫助其解決自我認同、社會適應等問題。
“流動兒童的問題相較于留守兒童較少,但也決不能忽視!”青海省樂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李小芳,曾參加過留守兒童關愛項目,她坦言,流動兒童跟隨父母四處漂泊,內心缺乏歸屬感,有很強的心理落差。
“流動兒童是當今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新問題,對此,我們也處于摸索階段。”李小芳說,“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會針對這些孩子的問題有的放矢,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關愛,促其家庭建立良好的成長環境,助流動兒童健康成長。”
據了解,青海省樂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青海首批成立的省級民辦非企業、非盈利、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中心曾開展農民工未成年子女、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等心理健康調查工作。
?
?
相關鏈接:
青海一季度CPI漲幅低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