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在德國漢諾威,德國總理默克爾(右)和到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出席新聞發布會,討論敘利亞局勢和難民安置等問題。新華社發
美國總統奧巴馬25日宣布,將向敘利亞增派250名軍事人員以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盡管美方稱增兵的目的在于鞏固近期打擊“伊斯蘭國”所獲戰果,但是觀察人士認為,此舉或遭遇多重尷尬。
美國向敘利亞派兵,可能因為“師出無名”引起爭議。在地面缺乏可靠盟友的美國,也未必能如愿阻擊“伊斯蘭國”。
【一大主力】
奧巴馬25日在德國北部城市漢諾威訪問的時候宣布了增兵決定。他表示,美國此前派駐敘利亞的一支50人特種部隊幫助敘溫和派反政府武裝從極端分子手中奪取重要地盤,發揮了關鍵作用。
基于這一成果,奧巴馬批準增派包括特種部隊在內的至多250名軍事人員,以延續目前對“伊斯蘭國”的作戰勢頭。
“他們(增派的軍事人員)不會直接主導地面作戰,但他們將在為當地力量提供訓練和支持方面不可或缺,”他說。
雖然奧巴馬在講話中沒有提及具體反對派力量,但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分析師蒂姆·里普利推測,美國增兵的對象或為其在敘利亞地面的重要盟友、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YPG)。
去年,美國派出的50人特種部隊在地面戰中就“站”在了庫爾德武裝一邊。敘當地的庫爾德武裝一直是反“伊斯蘭國”的生力軍,它們從“伊斯蘭國”手中奪回了大部分敘利亞-土耳其邊境地區的控制權。
【兩大任務】
觀察人士認為,美國增兵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拉攏更多阿拉伯人加入打擊“伊斯蘭國”陣線。
在敘利亞全國人口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美方官員認為,在未來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阿拉伯戰士將成為關鍵。
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儲殷指出,在此前的戰斗中,敘政府軍和反對派更關心的是如何消滅對方,對打擊“伊斯蘭國”的熱情并不高。
去年10月,由美國支持的“敘利亞民主力量”聯盟成立,其目的就是聯合由庫爾德人組成的“人民保護部隊”和一些由阿拉伯人組成的反對派武裝。
目前,這一聯盟已對美國增兵的決定表示歡迎。
同時,分析人士認為增兵的另一大任務就是將“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大本營、北部城市拉卡與外界隔離。
他們指出,如果庫爾德武裝獲得美空軍支持,其首要短期目標就是收復敘土邊境最后一段被“伊斯蘭國”控制的地區,這將阻斷“伊斯蘭國”向外擴張的出口。
【多重尷尬】
盡管愿望很美好,但分析人士對美國增兵對打擊“伊斯蘭國”的效果表示懷疑。
首先,路透社25日發表分析文章稱,美國將因其舉動面對來自盟友土耳其的怒火。
此前,土耳其認定庫爾德民主聯盟黨及附屬武裝組織“人民保護部隊”是土耳其的庫爾德工人黨在敘利亞的分支,后者被土耳其政府定性為恐怖組織。
今年2月,土耳其因反對庫爾德人取得對更多土地的控制權,在邊境地帶炮擊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盟黨據點,造成其后“人民保護部隊”對“伊斯蘭國”攻勢大減。
其次,除庫爾德武裝外,美國在敘利亞地面缺乏可靠盟友,這是美國在打擊“伊斯蘭國”過程中的致命傷。
自2004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聯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了多輪對“伊斯蘭國”的空襲,效果平平。與此形成明顯對比的是,俄羅斯去年在敘政府軍的支持下,也對“伊斯蘭國”發起空襲,時間雖短卻成效卓著。
此外,儲殷認為,在空襲已不可能擴大戰果的情況下,地面戰將成為打擊“伊斯蘭國”的手段。
“但是地面戰爭非常殘酷,美國未必能下定這個決心,因此拉卡短期內不大可能拿下,”他說。(鄭昊寧)(新華社專特稿)
?
?
?
相關鏈接:
?美國將增派250名軍事人員到敘利亞 協助打擊“伊斯蘭國”
鞏固打擊IS戰果 美國欲向敘利亞增兵250人
敘利亞難民游泳選手將傳火炬 在戰爭中失去右腿
以色列總理稱“永不放棄”戈蘭高地 敘利亞致信聯合國抗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