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要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化解網絡風險。(據新華社)
科技溫暖生活,網絡精彩世界。隨著互聯網不斷普及,微博、微信、網上商城等一些互聯網衍生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國際電信聯盟(ITU)年度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已有32億人聯網,手機用戶數更達71億,手機信號已經覆蓋了全球超過95%的人口。網絡空間已經被視為繼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間”,維護網絡安全也已被上升到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地步。
就中國而言,目前已有6.68億網民。在網絡已深度融入人們生活語境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過生動比喻: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寶庫,里面有取之不盡的寶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給人類自己帶來無盡的傷害。事實上,虛擬世界中的網絡行為也應受到現實法律的約束,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就曾表示“中國的治網之道其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依法治網”。
完善法律是前提。實現依法治網,首先必須要有完備的法律來做支撐。先前知名民調公司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開展了一項關于2015年網絡生態環境變化的調查,結果顯示98.1%的網民都支持對網絡安全專門立法。目前《反恐怖主義法》已經出臺,《網絡安全法》草案也已公開征求了意見,《電子商務法》更是在緊鑼密鼓的起草中,相信其出臺必將會為依法治網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
執行法律是保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畢竟法律只有得到嚴格執行,才能彰顯價值和權威;如果執行不力,法律再完善也是一紙空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善依法監管措施”,也就倒逼我們在依法治網語境下,必須加快建立網絡執法體系,規范執法主體資格、執法程序、執法行為等,以科學監管保護網絡運行維護網絡活力,促進互聯網能夠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遵守法律是根本。互聯網已經深刻重塑了E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但一個公民在互聯網上同樣需要時刻懷抱法律觀念。通俗點來說,就是在網絡上無論你是“大V”還是“小V”,都必須遵守法律底線,強化公民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自律意識、律他意識,做到對自己的網絡行為負責,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助推網絡文明建設,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來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
事實上,自2014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后,網絡安全就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依法治網為例,國家先后出臺“微信十條”“約談十條”,推動網站依法辦網。相關部門更是接連發起“凈網”“劍網”“護苗”等專項整治活動,包括整改“papi醬”等皆是在為互聯網發展清除毒素。再加上制定“七條底線”“賬號十條”引導網民依法上網,樁樁件件都推動著依法治網逐漸成為“新常態”。
網絡可以無限,行為不可無邊。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中明確指出: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十三五”開局之年,網民、網站、監管部門更是“一個都不能少”,必須齊心協力在法律、政策、技術等方面更有作為,凝聚全社會共同維護網絡安全強大合力,推動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南方網評論員南平)
?
相關鏈接:
習近平考察中科大:要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
“平語”近人:盤點習近平關于黨章黨規的論述
習近平:今年這樣從嚴治黨
習近平指導“兩學一做”為何特別強調“問題導向”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