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局有關“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體驗展”現場。 中新網種卿攝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種卿)29日,第三屆“4.29首都網絡安全日”系列活動在北京展覽館拉開帷幕,百度安全、360等從事網絡安全的企業紛紛亮相。在百度安全展臺,針對記者“手機百度搜索相關內容瀏覽網站后,接到騷擾電話”的情況求證,百度安全工作人員表示,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很多用戶誤以為是手機搜索引擎所為,其實是這類網站背后暗藏一個“黑色鏈條”,通過惡意程序盜取用戶信息和搜索目標。
在29日的“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體驗展”上,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注意到,目前最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大致有七種,包括詐騙WIFI、銀行卡盜刷器、釣魚網站、改號軟件、木馬病毒、偽基站和“貓池”。
然而,電信網絡的不安全因素絕不只已知的幾種,其層出不窮的“招數”讓網絡用戶防不勝防。
此前就有媒體曝光了一種新型電信詐騙手段,詐騙團伙利用手機業務定制和退訂的功能騙取受害人的短信驗證碼,同時通過電信運營商自助換卡業務復制SIM卡,從而進入用戶支付寶、百度錢包和與手機相關的銀行賬戶,轉移盜竊資金。
調查發現,為竊取個人手機號等信息,網絡黑客一種普遍的入侵途徑就是通過電腦或者手機網絡,隨后將竊取到的個人信息進行流轉利用,就變成了用戶們深惡痛絕的“騷擾電話”甚至詐騙。
中新網記者親身體驗發現,通過百度、360等手機端軟件搜索”濕疹”、“腰痛”等關鍵詞時,進入相關醫療網站瀏覽后,時常會接到陌生人打來的騷擾電話,對方甚至能準確得知記者瀏覽的內容,并詢問是否需要醫療方面的幫助。
“你從哪里知道的手機號碼?”當記者反問過去時,對方總會給出這樣的答案:“是從搜索引擎得到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