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在志愿者見證下簽署遺體捐獻自愿書。 賴嬌健 攝
????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在遺體捐獻自愿書上的簽名。 賴嬌健 攝
中新網新余5月1日電 (賴嬌健)江西省新余市人民醫院14樓腫瘤科病房,一位瘦弱的老人用久病無力的雙手,一筆一劃在遺體捐贈自愿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蔣國珍。
4月30日,在陪護的志愿者、親屬見證下,這位86歲的老人終于圓滿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心愿”:身后捐獻眼角膜,把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絲光明永遠留給這個世界。
從“蠟炬成灰淚始干”的人民教師,到37年傾其所有捐資助學的“苦行僧”,再到捐贈眼角膜的“光明使者”……
這位全國最美鄉村教師一生始終與火焰相伴,燃盡自己、照亮世界!
“睜開眼睛就微笑”的癌癥患者
肆虐的癌細胞正一步步奪走老人的生命力,昔日那位打著赤腳種地、頂著烈日撿廢品賣錢捐資助學的可敬老人,如今骨瘦如柴地躺在病床上。經過腫瘤專家會診,老人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癌癥晚期的病人,身體上要承擔極大的痛苦,但蔣國珍卻是一位“睜開眼就微笑”的特殊患者。
從3月9日起就一直在醫院照料蔣國珍的志愿者顏秋妹說,照料蔣老師一個多月來,從沒聽他喊過一聲“疼”。醫生來查房,問他有沒有哪里不舒服,如果不舒服可以用藥減輕他的痛苦,老人每次都回答“我沒有哪里不舒服”。
200余名志愿者接力照料老人
自從3月8日被志愿者從羅坊敬老院接到新余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以來,蔣國珍就和志愿者結下了不解之緣。新余市志愿服務中心第一時間在全市范圍內展開“看護全國道德模范蔣國珍老師志愿者招募”,發動廣大志愿者輪流陪護蔣國珍。
志愿者共分為12組,每天至少安排4-5名志愿者開展陪護工作,前后參與陪護的志愿者人數達200余人。
卜榮仙和顏秋妹是志愿服務的總體協調人,每天到醫院看望蔣老師,聽取家屬對志愿服務的意見建議、及時調整志愿服務方案,和值班志愿者一起照顧蔣老師吃藥、打針、喂飯、擦身、按摩、換衣、接倒大小便……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們和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志愿者的付出也得到了蔣國珍家屬的肯定。老人的侄子蔣金根對志愿者的付出贊不絕口:“叔叔自己沒有兒女,老了、生病了能有這么多非親非故的志愿者照顧他,我們又感動又欣慰,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他這么多年沒有白付出。
“以前和叔叔往來不多,對他的行為也不太理解,這些天通過在醫院陪護他,加深了我們對他的了解。他是一個真正無私、偉大的人!”蔣金根說。
最美鄉村教師37載捐資助學
自從1979年將國家補發的22年總計9600元工資捐給希望工程以來,37年來蔣國珍累計資助了2萬余名學生。
今年1月,老人還拖著病體搭車去羅坊鎮取出工資卡和存折上的14000元,送去給資助的大學生交新學期的學費,自己的存折上僅余1.36元。
這些年,無兒無女的蔣國珍自己過著吃紅薯、穿破衣、撿破爛的“苦行僧”生活,把全部收入和精力都用于捐資助學,和僅有的親人侄子蔣金根、侄女蔣根英也殊少往來。
今年2月,得知老人生病的消息,新余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萬紅梅率普外科主任胡斌、中醫科主任袁慶驅車前往羅坊,為蔣國珍免費上門檢查身體。醫療組檢查后發現,蔣老師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3月7日,愛之緣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在探望蔣國珍時,發現老人全身浮腫、身體情況不容樂觀,便緊急聯系新余市志愿者服務中心,將老人送往新余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蔣國珍患病住院的消息被公布后,引起了廣泛關注,新余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來到市人民醫院,看望蔣國珍老人;渝水區政府對蔣老醫療費用不足部分進行兜底,確保老人安心治病;社會各界及眾多愛心人士紛紛前往醫院看望,并用各種方式為老人祈福。
好人幫助好人,愛心回報愛心。在新余這座充滿愛的小城,愛的暖流在不息涌動。(完)
?
?
相關鏈接:
貴州省遵義一名老太成功移植姚貝娜眼角膜(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