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五棵松,樂視體育中心,海淀城管萬壽路隊副隊長李彥(右)在演唱會臨時售賣區巡邏
李彥(左)將門口賣水的商販勸離
????“去看張信哲的演唱會”。張會(化名)對去年搶到的票興奮不已;“張信哲演唱會,五點開會”。海淀區城管萬壽路隊副隊長李彥布置任務。
????15時,張會正在為演唱會的穿著發愁;李彥坐在辦公室,布置晚上的任務。
????17時,張會踏上前往五棵松的地鐵;李彥與同事正在開“站前會”。
????一小時后,張會走進場館;李彥已經繞場執法。
????被同一場演唱會連接,張會與李彥的日程,卻“相去甚遠”。
????館外設臨時售賣區容納200商販
????“到北門售賣區售賣,那邊專門開辟了地方,在這兒賣商品多不踏實啊”。五棵松體育館外,半小時內,李彥重復了十幾次。
????街角,一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正吆喝周圍行人購買熒光棒。遠遠看見城管隊員,他熟練地收起布單內的大把商品,卷在一起。李彥帶著隊員快步走近,攔住對方勸道。
????前日,張信哲五棵松演唱會期間,30多名城管執法隊員分片區在場館周邊執法,維持秩序。“有臨時售賣區,周邊的小商販有去處,也可滿足參加活動市民的需求”。李彥說,這叫“疏堵結合”。
????臨時售賣區最早是由市城管執法局提出的應對大型活動的有效方式。
????此前,根據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統一規劃,五棵松體育館南門附近開辟出市首個“臨時售賣區”。李彥介紹,活動場館附近劃分一片臨時區域,允許活動期間售賣與活動相關商品,“比如熒光棒,但食品、水等決不允許”。
????如今由于施工,這片臨時售賣區遷至場館的西北側,地處停車場。李彥稱,區域全占滿,大概能容納200多個商販。
????由于工作,李彥也得懂點“流行”。
????“活動開始前,執法人員需要預判外圍環境。”李彥說,比如活動是否會火爆、這個開演唱會的明星是否受歡迎。
????于是,這個85后的城管副隊長開始認識bigbang、super junior等。雖然“這與自己時代的古惑仔、劉德華、周杰倫等相去甚遠”。
????治理小廣告,與違法者“比耐心”
????2012年,李彥由田村調至萬壽路轄區,并成為當時城管執法局內最年輕的隊長。“壓力很大,精力基本全部用在工作上”。
????壓力來源于萬壽路街道的特殊性。這個8.78平方公里的區域,包括數個國家機關及軍事單位,是海淀區政治、軍事密集度最高的地區。“除了執法,還得有政治敏感。”李彥掰著手指細數轄區內的大單位。
????他的日常生活圍繞著街頭巷尾,面對的是小商販、黑車、無照經營等。他稱自己的工作很“接地氣”,感受社會發展,又能接觸到不同的人。
????最為常見的,就是“鬧心”的小廣告。
????轄區內,301醫院成為他執法的重點之一。“醫院人流量大,生意好,地鐵出口便道等地常見層層覆蓋。”他介紹,比如售藥類或涉黃的地上小廣告,有些甚至形成團隊式,流動性大面積散發。“看著挺鬧心的,有時候就會自己去揭下來”。
????于是,執法人員通過增加執法頻率及不定期的綜合執法,甚至設置專崗,來抑制小廣告的瘋長。
????李彥說,專崗從早7點到晚10點,每15分鐘巡邏一次,“基本無法休息”。執法人員一旦發現小廣告,會立即通知當地環衛部門,當即清理。此外,還會聯合環衛部門不定期進行集中清理。
????“現在走出地鐵,很難再看到小廣告”,李彥說,多舉并措,整個街道整潔干凈了。與違法者,更多時候比的是誰更有耐心。
????近5年來只出去旅行過兩次
????下午五點半,演唱會場館周圍聚集起聽眾,穿著清涼。這讓穿著執法外套的李彥有些羨慕,“看著都涼快”。
????近30℃的炙烤,執法一圈下來,他已經渾身是汗,“有種被裹著的感覺,但作為執法人,怎么也不能脫下這身制服。”他笑言。
????曾為運動員的李彥最愛運動,“平時有時間,會打打籃球,乒乓球,看看比賽什么的”。
????但承辦籃球賽的五棵松體育館,李彥卻沒進過幾次。“有時自己在外面聽直播,心里也特癢癢”,但他仍需在這個“密不透聲”的場館外圍一圈圈巡邏執法。“離得再近也沒用啊。”他開起玩笑。
????時間當然是城管隊員最稀缺的。
????五點的北京,天際仍昏暗,李彥驅車從大興趕往單位。“七點半到崗,怕路上堵車,寧愿早點走”。日出清晨是他看過最多的光景。“時間得趕著來,哪怕少睡點,也不能耽誤執法”。
????若不是2008年大學畢業一頭扎進城管隊伍中,他極有可能當上體育老師,“那個時候不喜歡,現在想想,當老師多好,一年能放兩次假”,李彥不免遺憾。
????但他從沒想過離開,“干一行就得愛一行,我們這個職業接觸的人多,看到的事也多,很充實”。
????近5年,李彥只出去旅行過兩次,一次海南,一次廈門。“當然也想出去玩,但真的抽不出來時間”。他說,而今最大的心愿是,帶著兩歲的兒子,多去外面看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