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日消息(記者史瑞麗)皮膚黝黑,身形偏瘦,說話低聲……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的蔡敷理,是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哥理來了,過來喝茶。”跟他走進各個大大小小村落時,從村民對他流露出的真摯情誼,你會發現,這個人人緣極好。經過多次接觸了解更會發現,他憨厚、正直、熱情、能干,甚至帶點兒倔強。除了地道的農民身份,他平時一把公尺都不離手,義務承擔著建設文明生態村“技術指導員”的角色,從不計付出,不求回報,腳步和汗水灑遍了瓊山區大坡鎮每一個村落。
“挨過的罵,變成了贊美”
今年已經60歲的蔡敷理,是大坡鎮陳平村人,曾擔任過大坡村委會共青團副書記,是一名有著14年黨齡的老黨員。2004年起,他擔任大坡鎮文明生態村建設技術指導工作。一開始,由于村民意識的守舊,蔡敷理的工作遇到許多阻礙,在帶領人員拓寬村道的時候,還遭到過村民的辱罵。
大坡新昌杜村村道泥濘不堪,村民楊阿公用牛車拉了幾塊大石頭墊在泥巴路上,但路依然高低不平,十分難走。蔡敷理和幾個人修建村道時,要把石頭搬走,老人破口大罵:“我一個老人拉石頭回來,你們知道有多辛苦嗎?”后來,蔡敷理反復做思想工作,并和幾個人一起抬走石頭,把路修得平整又漂亮。當晚,這位96歲的阿公在修好的路上來來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趟。阿公后來告訴蔡敷理,他舍不得回家,這路修得太好了。
“事實上,做農村工作少不了挨罵。最初群眾不理解罵我,有些干部不理解也罵我。”那時,蔡敷理每天都累得滿身大汗,曬得滿臉通紅,還兩邊受氣,所以回家時常氣鼓鼓的。對此,妻子陳春桃不斷地安慰他,重新振作,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后來,執拗的老蔡把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埋頭苦干,在他參與指導建設的陳平村文明生態村建成后,大家都切身地感受到了生活環境的改善。許多原本罵他的人看到村子建得好,都誠心地道歉,并與老蔡變成了朋友。
倔強能干的蔡敷理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周邊的許多村莊都邀請蔡敷理到他們村作相關的指導工作。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哥理”。他曾經挨過的罵,最終都變成了贊美。
2011年,老蔡孫子生病,許多村子自發捐款捐助,中稅村、新昌杜村、北昌村等許多村民還前來看望,讓老蔡深受感動。“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只是做了一點能做的事兒,但大家都對我很好。”蔡敷理說,就是這種淳樸的情誼,讓他覺得一定要多為鄉親們做事。
“即使是荒漠也能變天堂”
4月30日下午,記者來到大坡鎮石橋村,微風吹拂,湖水蕩起漣漪,休閑區域、文化室、籃球場和看臺都讓村子顯得美麗而生機勃勃。
在石橋村建設生態文明村過程中,蔡敷理鼓勵村民自己動手,就地取材,做到建設不請一個工、不扔一塊石、綠化不買一片草,用最少的費用建設出最美麗、最適宜居住的村莊。“你看,比如這塊籃球場和旁邊的看臺,如果找包工頭去做,至少要6萬塊錢,我們自己設計建設,整個下來也就花了3萬塊錢。”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民,蔡敷理自身保持著農民特有的淳樸和節約,爭取能夠幫助村莊最大節約建設成本。
建設過程中,蔡敷理手把手指導群眾牽線條、安凹槽、平路基、鋪石板,并用邊角廢料硬化道路。他說:“建設最難的不是工作有多苦,環境多么惡劣,關鍵是人心的團結,只要有建設家鄉,改善子孫后代生活條件的信念,即使是荒漠我們也能把它變成天堂”。
馬宛大村的老樹下,村民在新建的石凳上納涼。王金柳大姐對變化深有體會:以前這里是“雨天滿腳泥,晴天滿身灰”,現在干凈多了,大家心情也舒暢多了。大坡鎮委書記杜梅英告訴記者,馬宛大村建設生態文明村時,蔡敷理每天入村實地指導,節省了大量材料、勞力和資金。全村人自發投工投勞,為村里省下了約142萬元的資金用于購買材料。
“要工作到干不動的那天”
“哥理來啦。”五一小長假,村民杜良光正在多谷屯村打掃廣場上的落葉,看到蔡敷理過來,趕緊過來欣喜地打招呼。
李強是多谷屯村的女婿,做基建工作,常在海口各鄉鎮跑。“老蔡是附近有名的農村工程師啊。”李強說,村中的小湖、步道、休閑廣場等,建設得美觀實用,都要感謝老蔡的幫助和指導,他每次跟媳婦回到村里,都覺得像在度假。
如今,蔡敷理已遠近聞名,許多村子建設生態文明村有問題就來請教他。“大家都叫我‘文明生態村建設的110’,哪里需要,一個電話我就趕去。”對于文明生態村的建設老蔡很上心,對村民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這些年來,經蔡敷理設計、規劃的文明生態村多得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了,田心村、多谷屯村、塘口村等知名文明生態村出自他手,新昌肚村、馬宛大村、塔昌村也是他帶領村民建設完成的。
說到文明生態村建設思路,蔡敷理有說不完的話。他認為,每個村莊的規劃都需要別出心裁的創意和靈感,才能體現出文明生態村自身的特色,進而建立起區別于其他村莊的品牌。如多谷屯村就依托大斜坡狀的地形,因地制宜設計成階梯狀廣場,分三個層次,層層綠化。椰樹婆娑,綠林環繞,梯狀廣場成為多谷屯極具特色的景觀之一。如今,蔡敷理把生態文村建設當成一項重要事業來做,并毫不吝嗇地把多年的建設經驗與人分享,培養了3支技術強、想作為的村莊建設骨干隊伍。
長期奔波勞作,時常有人勸他:老蔡,你這活兒又沒掙多少錢,干得差不多也該“退休”享享福啦。每當這時,蔡敷理的倔勁兒就上來了:“看到村子變得漂亮整潔,村民滿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要工作到干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
?
?
相關鏈接:
守壩人張黑弟忠誠當好三江農場群眾“守護神”
他用粗糙雙手“梳妝”海口 52歲的陸受倫25載堅守環衛一線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