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3日消息(記者史發梅)“我今年45歲,修橋20年了,一直在中鐵二局。”海秀快速路第三標段中鐵二局的班組長袁玉強是四川安岳人。他說,修橋就要修放心橋,修成優良工程,“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將海秀快速路建成優良工程。”
指揮胸有成竹
上午10時許,海秀快速路龍昆立交橋正在進行主干道國興大道往海秀路方向的橋面支架施工。整個工地上,上百人正在用各種規格的鋼筋進行吊放、定位、捆扎、矯正等工作。這是橋面混凝土澆筑之前的最后工序,整個橋梁的架構已經基本成型。
“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身后高達數十米的巨大吊車,將地面一捆數十根鋼筋吊到袁玉強對面的橋面上,他站在左邊對面的位置,正好掌握吊放情況。在他小心翼翼地指揮中,鋼筋一點一點地下沉。“好。”袁玉強的語音剛落,鋼筋立刻準確定位在指定位置的上空。
看著工人順利地卸下鋼筋,他平靜地說,橋梁鋼筋骨架的搭建很關鍵,哪個位置該放什么規格的鋼筋,如何擺放、如何捆扎,心里都要有數,按照既定流程走,這是他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比如說用的這30多種鋼筋,用在哪里,和其它什么材料搭配,絕對不能用錯,錯了返工,就很難按工期完成了。”
“我都是白天指揮。”袁玉強說,晚上看圖紙,補充知識的同時,將第二天的任務告訴弟兄們。他已修過100來座橋了,比如京滬高鐵、青州-北海高鐵,合肥-福州等重要工程。
袁玉強高興地告訴記者,鐵道部門檢查時,對京滬線給予了優良工程的肯定,其他很多工程也得到了優良工程的肯定。他表示,將海秀快速路打造成優良工程是他的目標。
一年回家一趟
記者站著采訪不到10來分鐘,額頭、臉頰都冒出了細汗。“海南太陽比較大,比其他工地要熱得多。”袁玉強穿著的藍色外套,從肩及后背已汗濕。他說,施工難度最大,因在城中施工,場地小,因此調料很難、很費勁。“你看,主梁還沒吊上來呢。”他指著橋中間空著的部位說。
“我是去年派過來增援的,過來趕匝道的工期。”袁玉強說,趕完匝道,即國興往龍昆南、龍昆北到國興大道的工期后才回家,回家的時間是正月初九,早已過了春節。一年就回家一趟,沒辦法,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來的時候帶了30來個弟兄,趕完工期,弟兄們又跟著接手鋼筋和波紋管的工作。
袁玉強一邊介紹,一邊移動式指揮著每個工人的工作。哪里需要注意,哪里要怎么做,都有他指揮。“老楊,這里稍微矮點哈。”老楊也是四川人,是袁玉強帶來的一名弟兄。老楊,全稱是楊華軍,他正在固定波紋管。
袁玉強說,弟兄們主要負責鋼筋的制作、安裝,波紋管的安置和定位。這座橋用了1.12萬多米的波紋管,其中90管4600多米、75管6000多米、60管600多米,用了30多種鋼筋。對于工程概況、進展、材料、人員分工,他早胸有成竹。
硬邦邦的鋼筋、鋼腳線、黑黑的波紋管,經過勞動者的加工,成了柔美的曲線“型”的工程。“累是累,但很充實。”袁玉強看著施工的勞動者、正在建設的工程高興地說,盡管每天加班,但是大家一起說說笑笑,挺開心的。
?
?
?
相關鏈接:
海口海秀中路發生一起1死1傷交通事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