鏜刀大王戎鵬強:
摸聽看量,奏響精加工華美樂章
本報記者 陳 力
戎鵬強(右)正在給徒弟傳授技術。 (資料圖片)
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特種機械廠的宣傳廊道,“中國保爾”吳運鐸和“鏜刀大王”戎鵬強的圖片分列兩廂,隔空相望。
“吳運鐸是我國兵工事業的創建者和開拓者之一。”戎鵬強說,每每有些許閑暇,自己總會在前輩工程師的事跡欄下駐足良久。
專 注
戎鵬強說,只要走進北重集團的大門,即使閉上眼睛,他都能摸到自己工作的502車間。畢竟,從1983年至今,戎鵬強就干了鏜工一件事,而且一干就是33年。
從剛參加工作時的什么都不懂,到勤學苦練終于入門,再到不斷挑戰自我極限,戎鵬強的成長速度非同一般。他并未滿足于刀體刀具等小改小革,而是大膽創新,根據不同產品、不同材料、不同精度微調鏜刀的角度。
比如超長小孔徑身管加工,由于管體孔徑小,加工時根本看不到刀具在零件內部的切削狀況,根據這一情況,戎鵬強總結出“摸、聽、看、量”四字訣——摸刀桿,判斷刀在行走時的狀態;聽機床發出的聲音和硫化油流動的聲音,判斷機床運轉是否正常;看鐵屑的形狀和電流表的讀數,判斷直線度和光潔度;測量刀桿每分鐘行走的距離,判斷尺寸精度……繁忙的車間內,天車、電機、油泵、機床等混雜的轟鳴聲里,戎鵬強仿佛一位指揮大師,有時看,有時摸,有時量,有時聽,奏響了中國工匠在“超長徑比管體深孔加工領域”的最強樂章。
“超長徑比小口徑管體深孔加工先進操作法”技術填補了國內深孔領域空白,戎鵬強也逐漸成了業界的“香餑餑”。前些年,有私營企業要挖他,開出的薪酬是他工資的好幾倍。但戎鵬強二話不說就拒絕了。“雖然工資多一點兒,但畢竟是給私人干活。”戎鵬強無比自豪地告訴記者,“在北重集團,我們是給國家干活!”
擔 當
2014年大學畢業進入北重集團特種機械廠的陳文迪,算是廠里小有名氣的技術能手。他只用1年多的時間,就能獨立操作機床,而大多數人都需要三四年的時間。
每當有人夸贊,小陳總會謙虛地說:“我跟師傅沒法比”。因為他的師傅就是聞名業界的戎鵬強。“師傅在我這個年齡已經援外,體現了中國工人的擔當。”小陳說。
那是21年前,戎鵬強被派往某國調試一條重要產品生產線。試制剛一開始,戎鵬強就發現,國外工裝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和設計上的缺陷,刀體偏離軸線造成內膛嚴重超差,如繼續加工,將會因超差導致報廢。受援國家官員和技術人員望著即將報廢的毛坯急得團團轉,戎鵬強立即提出挽救方案,他們換上了中國的刀體,在精鏜工序中修復了該零件,成功地激活了即將報廢的毛坯。看到優質品,受援國工程技術人員高興地豎起拇指:“中國工人OK!中國工裝OK!”
“戎鵬強28歲成為廠勞模,并且蟬聯8屆;30歲就成為自治區勞模、全國勞模。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工匠的擔當。”北重集團特種機械廠黨委書記杜素鳳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戎鵬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戎鵬強所在的深孔鏜工序,因機械加工性質需要,必須大量使用燃點較高的硫化油。為避免內孔的油滴灑在地面上,每次干完活后,戎鵬強都將工件內孔的油控凈,同時規勸別人把油控凈。
還有一次,包頭及附近區域連降暴雨,廠領導和車間領導擔心老舊廠房可能會漏雨,組織護廠隊冒雨排險。剛進車間,大家就驚呆了:沒有接到通知的戎鵬強早已抵達現場,并且已經清理出好幾個區段,雨水夾雜著汗水流過他憨笑的面龐。
“從很久以前,我就特別欽佩瑞士的鐘表生產,有的家族上百年就做齒輪,有的幾百年就做表針。這就是我心中的工匠精神。”該廠職工趙婷婷說,“我覺得,戎師傅就是我們身邊的大國工匠。或許,數控時代對技能的要求比過去少了,但大國工匠的堅守和傳承永不過時。”
敬 畏
戎鵬強的父親就是北重集團的老職工。5歲時,他就聽過父親一遍遍地講述北重集團副廠長、總工程師吳運鐸的傳奇故事。
如今,當年的小娃娃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他對前輩工程師的精神也有了更深的體會。戎鵬強告訴記者:“要實現‘誠敬做產品’,必須把個人的修養提上去。你不糊弄工作,工作就不糊弄你,所以要對工作充滿敬畏。”
戎鵬強的妻子翟春梅告訴記者,丈夫是一個溫和、內向、自我加壓的人。“只有在工作現場,只有干出從前沒有的高精尖產品,才是老戎最幸福的時刻。”
“只有一次,他再次實現了技藝上的突破,可他一點都開心不起來。”翟春梅說。
那一次,戎鵬強需要突破的是超長徑比加工領域“一根頭發絲的誤差都不允許”的首件。雖然多年來,戎鵬強承擔了各種口徑系列身管生產和科研加工任務,加工身管總深度達到20萬米,但身管長達5米、長徑比達100多倍的任務還是帶來全新挑戰。由于鉆孔小、刀桿細長,很容易造成刀頭震動、燒刀或者崩刃,小心翼翼的戎鵬強一天只能走刀六七十毫米。4根5米長的活兒干完,已經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
可喜的是,“戎鵬強超長徑比小口徑管體深孔加工先進操作法”被中國兵器集團評為特色操作法。此后,闖過了這道難關的戎鵬強勢如破竹,帶領團隊一個半月就干出了過去一年半才能干出來的新任務,而且長徑比達到了驚人的300倍!
然而,這次首件的成功并沒有讓戎鵬強高興起來。這一年,他的老父親突然走了。那一夜,滿頭白發的戎鵬強哭成了一個孩子……
?
?
相關鏈接:
“工人院士”李萬君:大國工匠為中國夢提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