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結上的油松曾經繁茂(左圖),如今已經枯死(右圖)
法制晚報訊(記者崔毅飛)箭扣長城是萬里長城的著名險段,一株頑強存活于城墻上的油松,成為箭扣的標志性景觀,各路游人多在此留下過精美照片。近日有人發現,這株箭扣的迎客松已徹底枯死。
林學專家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城墻上養分貧瘠是松樹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游人造成的傷害,加速了其生命終結。
現場 箭扣迎客松枯死 仍有游客前去合影
4月30日——五一假期首日,記者來到位于懷柔深山區的西柵子村,能依稀望見藍天。北京結上的油松已死,村民多有所耳聞。有人說是天旱致其死亡,也有人認為是游客的頻繁造訪,毀掉了這棵樹。
北京長城的總走向主要分為東西、北西兩個體系,兩體系在西柵子村的分水嶺上會合,這個會合點被稱為“北京結”,是箭扣長城的標志之一。一株油松扎根于北京結附近的城墻上,傲視蒼穹的氣勢,為靜默的城墻注入了一絲生命。如果說鷹飛倒仰代表了箭扣的險,那么北京結與松樹的共存,則是人文景觀與大自然生命的完美融合。
徒步攀爬1個半小時,記者登上了北京結。即便油松已死,仍有不少游人與枯樹合影留念。一位吉林白城的游客,正是看了網友們的照片慕名而來,他將其譽為箭扣的“迎客松”。可惜迎客松樹葉已經掉光,樹皮大部分脫落,只剩光禿禿的枝干,主干上還能發現簽字筆留下的字跡,樹根牢牢扎進城墻的石頭縫,好像一位堅強的士兵,生命終結卻站立不倒。
記者看到,油松高約3米,并非掛牌保護的古樹,樹冠整體向關外迎敵的方向傾斜,即便樹葉全無,仍不乏飄逸之美。
記者的向導、當地村民蔡井錄說,這棵松樹有上百年,原來旁邊還有棵小的,被人稱為“姊妹松”。小的已死多年,從前年開始,“姐姐”的長勢出現衰敗,去年年底徹底枯死。
▲枯死的樹上還留有游客寫的字
▲曾有游客站在油松上拍照,當時樹尚未枯死
追訪 人為破壞 幾年前就出現
2009年,中國長城學會會員王一艦曾登上過北京結,并為這棵松樹拍照。在他的印象里,當時針葉尚綠。時隔七年,不僅是松樹枯死,旁側的長城垛墻也存在新的損毀。
王一艦認為,經常有驢友爬樹拍照合影,導致箭扣松不堪重負最終死亡。希望抬腳的人能夠自律,保護環境、保護生命、保護文物。
2011年,就有媒體曾以《踏孤松合影驢友犯眾怒》為題,報道游人站在箭扣松樹上拍照,結果受到眾網友斥責。有人稱這種做法敗壞了驢友的名聲。
今年1月5日,《經濟日報》發表評論 ——《如此毀損“姊妹松”情何以堪?》。文中稱扭曲的“尋找刺激、征服自然”的激進觀念,是戶外運動者亟須正視的積弊。從箭扣松上的游人照片不難看出,有不少驢友把成功登頂的喜悅建立在破壞生態環境和草木之上。
近日,中國長城學會《萬里長城》編輯部主任鄭嚴,在微信群里問及箭扣松的近況,立刻引起討論。對于迎客松之死,很多人表示出對于生態環境的擔憂。2011年,鄭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如果繼續這么破壞下去,箭扣松這一景觀很快將不復存在。五年的光景,鄭嚴的預言成為現實。
專家解析 人為傷害致松樹死亡加速
對這株油松的生長與死因,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森林生態學和森林培育學博士生導師羅菊春,進行了分析。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法晚):傳說箭扣迎客松有上百歲。測量其胸徑約為22厘米,首先請您判斷一下它的樹齡。
羅菊春(以下簡稱羅):油松的樹根深入到城墻的石頭縫里,石縫內含水及礦物質元素,但是缺少有機質養分,因此樹木的生長速度會很慢,遠不及平原地區,判斷其樹齡約為70年-80年。
法晚:這株油松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栽種呢?
羅:通過以往的研究經驗,鼠類或鳥類,經常會采食樹木的種子,很有可能在搬運過程中,將一粒松樹種子掉在了城墻上,機緣巧合地生根發芽。動物傳播樹種的現象非常普遍。
法晚:請您分析一下這株松樹的死因。
羅:松樹雖耐旱,但隨著生長,所需養分會越來越多,而城墻磚石供給的養分有限,已無法滿足其生長需求,樹木也就慢慢枯死。就像一個人,長期營養不良,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法晚:有人指出游客爬到樹上照相、扯拽樹葉,導致了松樹死亡。這種判斷是否成立?
羅:一棵樹如果頻繁與人發生接觸、碰撞,樹上的嫩芽很容易受傷。一是花芽,沒有了花芽,樹就不能開花結果;二是葉芽,沒有了葉芽,樹葉會越來越少,導致樹木光合作用的能力下降,無法吸收養分,無法吐出二氧化碳。樹皮遭到破壞,還會影響樹木呼吸。如果人為接觸的幾率較大,必然加速樹木的衰敗甚至死亡。
法晚:在很多長城學者看來,生出茂密的植物,是對長城建筑結構造成威脅,而對待這株松樹的態度卻截然不同,能否談談您的看法?
羅:不要小看植物的根,它能將石頭拱起來,逐漸形成對建筑結構的破壞,長城學者的擔憂是正確的。但這株油松就像黃山的迎客松,已經形成景觀文化,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要區分對待。再有類似情況,應該為其澆水、灌以有機質(分解掉枯枝爛葉),并立牌提醒游人愛護樹木,盡可能延長樹木的壽命。希望通過箭扣松這一事例,喚醒人們愛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了解掌握哪些錯誤行為,會對樹木造成傷害。
?
?
?
相關鏈接:
男子造謠“女子吃酸菜魚感染病毒死亡” 被拘留5日
巴格達南部自殺式爆炸襲擊致16人死亡
男子無證駕駛致三打工青年死亡 事故原因正調查
寨卡病毒蔓延:波多黎各現美領土首起死亡病例
敘利亞阿勒頗遭空襲 至少12人死亡(組圖)
少年網吧內被毆四小時后死亡 被毆期間無人制止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