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袁隆平受聘省農科院首席科學家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5-04 08:17

      3日上午,省農科院聘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首席科學家并舉行受聘儀式。隨后,袁隆平為省農科院科技工作者、海南大學農學院學生等兩百余人作了《超級雜交稻研究進展》主題講座,并前往澄邁超級雜交稻示范基地考察。

      袁隆平此前還被聘請為海南省政府高級科技顧問、被授予“三亞市榮譽市民”稱號。這些打上海南印記的頭銜,是袁隆平與海南近半個世紀緣分的有力縮影。他在受聘儀式上感慨:“我與海南人民越走越近、越融越深,海南人民的深情厚誼時常感染著我、感動著我。”

      “海南農科院是全國最年輕的省農科院,我們希望借助袁隆平院士的力量整合各方資源,指導和推動本院科研事業發展。”省農科院相關負責人說。

      詳細報道>>

      海南省農科院首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建議——

      守好南繁“飯碗”稻香飄滿世界

      5月,正是農事繁忙時。澄邁縣橋頭鎮美亭村美亭沖田洋,一片厚厚實實的濃綠。還未出穗的茁壯水稻,像士兵一樣整齊挺立在第五期強優勢雜交稻高產攻關示范基地里。“這苗長得真好”“估計還有20多天就要出穗了,這個關鍵時期一定要照料好”……今天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來到這片示范基地,沿著田垅仔細查看水稻生長情況,一邊贊許,一邊叮囑。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今天上午剛剛接過海南省農業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的聘書,并舉行了講座。此前,他還被聘請為海南省政府高級科技顧問、被授予“三亞市榮譽市民”稱號。

      自1968年第一次踏上海南島至今,袁隆平始終被這里“花果遍地栽、百種水果百樣甜”的特色所吸引。他說,“海南的三亞、陵水、樂東這塊南繁基地是大自然的恩賜,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育種科學家營造了一方寶地。”農業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海南豐富的光熱資源可以縮短育種周期至少一半以上。

      在去年的第五期超級雜交稻超高產攻關示范工作的基礎上,袁隆平創新團隊的“超級稻百千萬豐產工程”今年在全國共安排了67個百畝片攻關點,南至海南三亞、北至河北邯鄲。其中,海南的2個攻關點在三亞海棠灣和澄邁橋頭鎮。“從目前的長勢看,只要后期氣候適宜、沒有大的病蟲害,達到每公頃16噸,也就是畝產1067公斤的預期目標,沒有問題!”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孟衛東告訴記者。

      “我們村民種植的普通品種水稻畝產才450公斤左右。這個新品種能超過1000公斤,不得了!大家都盯著這塊示范基地,希望盡快種上這個高產的新品種。”對于袁隆平和他的團隊,橋頭鎮榮興村委會主任林祥仁和村民們有說不出的感激。

      “超優千號”收獲在即。對于一次次攻關、一次次圓夢的這塊南繁寶地,袁隆平格外看重。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南繁,則是“中國飯碗”的底部支撐。

      “在中國,海南南繁基地是唯一的。建議海南省委、省政府劃出紅線,嚴格保護南繁基地,確保南繁育種用地,把南繁基地的26.8萬畝農田劃為保護紅線。” 袁隆平說,守好這片土地尤為重要。除此之外,海南還要大力投入建設農田水利設施,防止南繁基地出現“大雨澇、天干旱”的情況。“土地改良也尤為重要,通過提高土壤有機質,把低產田變為高產田。”

      除了天賜的自然環境、光熱優勢外,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的召開,已然是海南走出去的平臺和金字招牌。

      “在今年‘瀾湄會議’上,李克強總理還將超級雜交稻大米當作禮物贈予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五國。”袁隆平認為,海南利用區位優勢和重要會議的平臺優勢,可以提高南繁育種基地以及雜交水稻在國際上的知名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讓好種子走出國門。他舉例說,“我們在柬埔寨試驗種植了 34公頃超級雜交稻,平均產量為每公頃10噸,是當地水稻產量的3倍,獲得了柬埔寨農民、專家和政府部門的高度認可。”

      袁隆平有兩個著名的“夢”。第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超級稻不斷攻關,實現高產;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顯然,海南為這兩個夢的實現提供了更多可能。

    ?

    ?

    相關鏈接:

    袁隆平不再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官職”

    ?

    相關鏈接:
    袁隆平不再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官職”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王玉潔] [編輯:林道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