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進清華不是夢
跑步也能“跑進”清華大學?對于浙大附中的高二男生宋鵬濤來說,真的有可能實現。
4月27日的杭州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不滿18歲的短跑小將宋鵬濤,在男子100米決賽中跑出了10秒72的好成績,成功刷新保持了近10 年的杭州市中學生男子百米紀錄,距離清華大學體育特招生的達標線10秒65也只有一步之遙。宋鵬濤成為了浙大附中田徑隊組隊三年半來最璀璨的一顆明珠,而像宋鵬濤一樣通過練習田徑而走上“人生巔峰”的還大有人在。從“育分”到“育人”,浙大附中逐漸在探索體教結合的新模式中嘗到了甜頭。
初一才開始練短跑百米
成績僅次于謝震業
利落的短發,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說話時偶爾還會靦腆地低著個頭,如果不是明晃晃的獎牌,你很難把眼前這個文氣的小伙子和跑道上肌肉虬張的飛人形象聯系起來。
1998年8月出生的宋鵬濤來自杭州桐廬,從小活潑好動的他初一時才被翠苑中學的啟蒙教練江圣歡發現,開始練習短跑。不過,由于缺乏系統訓練,直到初三時,他的百米成績也只有手計時11秒7左右。
轉折發生在2014年,宋鵬濤進入聚力杭州田徑隊短跑組訓練,并且投入了前八一隊員錢曉帥的麾下。“還記得剛到隊里集訓時,超強度的訓練如同經歷煉獄般的折磨。”宋鵬濤說,日復一日的訓練,每天身體都像完全散了架。
在錢曉帥的系統訓練下,宋鵬濤進步神速。僅僅八個月后,他就在2015年杭州市高中生田徑運動會上以22秒34的優異成績擊敗許多高三的學長,獲得200米比賽的第三名。今年4月27日的杭州市高中生田徑運動會,在代表杭州市中學生田徑最高水平的舞臺上,宋鵬濤在預賽和決賽中先后兩次刷新杭州市男子百米紀錄,成為了整個浙大附中的英雄。作為一名學生運動員,宋鵬濤跑出的10秒72有多牛?這一成績可以排在2016年浙江短跑的第二好成績,僅次于2015年北京世錦賽4x100米銀牌得主,紹興名將謝震業。
半天上課半天訓練
一本線上線率幾乎100%
1990年就進入浙大附中任教的夏曉忠目前是學校體育組教研組長,夏老師告訴記者,體育一直以來都是浙大附中十分重視的學科。“排球是我們學校的傳統優勢項目,男排自2001年組隊以來,共獲得杭州市冠軍12個,省冠軍2個;女排自2011年組隊至今,獲得杭州市冠軍4個,省冠軍1個。除了排球外,現在還組建了田徑隊、籃球隊等。此外,每個學年,我們還會舉辦校運動節和運動會,通過這些項目的帶動,在學校里掀起了一股體育熱潮。”夏曉忠說。
目前,浙大附中田徑隊共有12人,男女各一半,除了短跑外,還包含跳遠和中長跑。受場地限制,田徑隊的隊員平時都在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的操場訓練,每周訓練六天,訓練總量在11公里左右,雖然相比專業運動員有不小差距,但對于這些在校學生來說,已經占用了他們絕大多數的業余時間。
每天早上7點10分,宋鵬濤和隊友們都會按照正常的課程表和同學們一起早自習、學習文化課,下午2點半到5點則是他們的訓練時間,至于寒暑假,除了全天訓練外,學校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隊員去海南或者秦皇島等地進行冬訓和夏訓。田徑隊成立三年半以來,浙大附中已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培養模式。“首批隊員去年剛剛畢業,75%的隊員進入了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大學等一本院校。”錢曉帥坦言,對于半年后的特長生考試,他十分有信心。“宋鵬濤肯定是目前成績最好的,如果能夠把一些細節做到位,完全有能力達到清華大學10秒65 的標準線,而另外兩名高二的隊員,一個百米10秒93,一個11秒04,也都達到了上海體育大學的標準,上線應該說是100%。”
從“育分”到“育人”
把體育打造成校園文化
“最近幾年,浙大附中一直致力于推進教育改革,我們也在反思,我們應該育什么樣的人,以前是育分,現在應該是育人,我們做的就是這樣的改變。”談起體育對于孩子們的作用,浙大附中校長申屠永慶一下子打開了話匣。
“以前,我們只是重視某個體育項目,但通過最近幾年對體教結合模式的探索,我們認為,光有項目是不夠的,而是應該將體育做成學校的一種文化。”申屠永慶認為,對于體育項目的選擇,應該從學生的成長角度出發,“不僅僅要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還要重視他們的健康力,為他們畢業后的生存發展考慮。學校應該是生動活潑的地方,人生也遠比分數要精彩的多,體育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恰恰是孩子們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對于體教結合的多年探索,讓浙大附中開始嘗到了甜頭。在最近兩年的全省高中生體質測試中,浙大附中的學生始終名列前茅。接下去,浙大附中還考慮加大體育課在一周課表中的課時,并準備成立俱樂部,不定時舉辦和體育有關的講座,甚至每個月邀請一位浙江的知名運動員走進校園和學生交流,讓所有孩子都能愛上體育運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項目。
“我們希望,屆時畢業的每個孩子都能在一到兩個運動項目上具備一定的認知和水平,比如NBA,不光知道有什么球星,還應該知道工資帽、奢侈稅以及NBA的籃球文化,讓學生真正成為各方面都很全面的人才。”申屠永慶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