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升財花8000元買的“民國金條”
重慶晚報訊玩了20多年收藏的陳升財(化名),五一期間在渝中區三峽古玩城花8000元買了8斤“民國金條”,沒想是假貨。
陳升財今年82歲,家住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退休后一直愛好玩收藏。最多的時候,不僅投入所有積蓄,還借了十幾萬元債。
昨天,陳爺爺家中,他顫抖著雙手從床頭柜里取出一個白色布袋,小心翼翼打開,露出一個褐紅色盒子,上面寫著“中華民國西南八大金庫”,配有孫中山頭像。打開盒子,最上面是9張票據,有海外黃金結算單、黃金供貨庫書、鑒定說明書以及幾張外匯票據,下面是10條封好的“金條”,據賣家稱毛重8斤。打開包裝,锃亮的金黃色“金條”映入眼簾,上面還刻著“李烈鈞”3個字。
陳爺爺回憶,“賣家說這是他家祖傳的,現在著急用錢賤賣了,他喊1萬元,我還5000元,最后以8000元成交。”
為何急于下叉?陳爺爺表示,以他的收藏經驗,如果不及時下手,像這樣的珍品很容易被別人搶單。
陳升財的女兒陳玉蘭對老人的收藏鑒別能力并不認可:“爸爸這次買的所謂金條一看就是假的,他那點收藏知識根本沒法應對現在的仿真技術。”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陪同陳升財的老伴呂婆婆首先來到位于解放碑的周大福金店。工作人員說,“我們今天的金價是每克340元,這一盒‘黃金’價格應該在136萬元左右。從成色看,你這個跟我們的金飾顏色不一樣,可能是鍍金。”
我們又來到王府井百貨里面的金銀加工點。師傅用火一燒,“金條”的一個角立即變黑,清理后里面竟然是白色。
“如果真的是金條,里面也應該是黃色的。初步判定它外面應該是一層黃銅類的物質,里面是鐵一類的金屬。”師傅說。
五一過后,陳升財曾幾次前往古玩城,都沒有找到賣“金條”的那個人。周圍的商戶也表示不認識該男子。
專家提醒
普通愛好者別想能撿漏
重慶市收藏協會副會長劉杰認為,普通收藏愛好者一定要抱一種學習文物收藏的心態,在承受能力范圍內花點小錢買著玩,如果想買到好的藏品,要么有高人指點,要么自己具備相關知識和鑒定水平。
普通收藏愛好者一定不能有貪便宜的心態,像古玩城、地攤這類自由交易的跳蚤市場,只有國家級的鑒定高手才能撿漏。重慶晚報記者 萬里見習記者 楊華
?
?
相關鏈接:
海口女市民被撞交警判司機負全責 肇事方交押金后再不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