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早上約10點半,海口4名高中女生在使用“滴滴出行”軟件乘坐快車時,該名快車司機竟然在駕駛時自慰。記者今日從“滴滴出行”公司方面了解到,“滴滴出行”已對該名司機做出永久封禁的處理,并已有工作人員聯系乘客,向她們道歉。
雖然“滴滴出行”公司對涉事司機作出了永久封禁的處理,且向4名高中女生道歉,但是,“滴滴出行”公司的責任擔當顯然不該到此為止。試想一下,假如涉事司機不是色狼,而是吸毒人員、逃犯等,后果讓人不堪設想。
并非筆者杞人憂天,五一期間就有深圳24歲女教師搭滴滴順風車遭司機劫殺,經查車牌為假冒;而深圳警方此前曾在媒體上提供數據,稱該市3000多名專車司機有吸毒或重大刑事犯罪“前科”……
專車司機隊伍為何會潛伏“色狼司機”?究竟還潛伏著多少“問題司機”?他們是如何通過審查進入專車司機隊伍的?網絡約車平臺的身份審查制度、內部監管機制、聯防布控等是如何運行的?相信這是每一個使用過網絡約車的人都會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也是眼下“滴滴出行”公司急需回應的問題。不僅要回應,還需將其公布出來,曬在陽光下,接受各方監督,打消社會疑慮。
作為當事者的“滴滴出行”公司,更應該深深反思自身的系統漏洞,為何會有“色狼”司機潛伏在內?除了“色狼”司機還有哪些“問題司機”正在潛伏中?更應該先謀后動,嚴格把控,強化自身的準入與退出機制,積極主動加強風險和安全防范,把可能存在的危害乘客安全的風險規避至最小程度,為乘客們撐起一把保護傘,也為自身發展設置保障。而不是僅滿足于對個案的處理,滿足于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只顧眼前的四處滅火,當心有朝一日后院起火。(寇振寧)
?
?
?
相關鏈接:
滴滴打車出事故由誰負責 根據經營模式分四種情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