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中興、聯想、索尼、三星、HTC等8家電子企業展開“337調查”,其中有三家中國企業。
這一次,中興、聯想等企業之所以上了“337調查”的“黑榜”,是因為新加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及其美國分公司在今年3月24日提出申訴,指控美國進口以及在美國市場銷售的這8家企業的便攜式電子設備產品,侵犯了自己公司的專利。
對此,記者多方嘗試聯系中興、聯想,但截至發稿時沒有得到正式回應。事實上,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遭遇“337調查”。以中興為例,資料顯示,2011年到2014年前后,中興曾先后遭遇6起,令人欣慰的是,其中4起勝訴。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機廠商人員坦言,“337調查”不乏以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為由,設置貿易壁壘的情況。
廠商:這些走向海外的企業,很多都有被“337調查”。覺得有可能,它就進行一下調查。每年都有很多,主要是保證自己的市場份額嘛,成了一個競爭手段和貿易壁壘。
長期關注“337調查”的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表示,企業被調查,危害很大,但絕不意味著一棍子被打死,企業要積極應對。
邢厚媛:這次的案件對中國企業,特別是我們認為屬于大的戰略性產業的龍頭企業采取的措施,應該說是危害極大的。個人認為,商務部一定會指導這些企業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應對。
跨國訴訟律師郝俊波分析,這種情況發生過多次,中國廠商遭遇海外市場的專利訴訟,應對上會更棘手。一定要抱團應對,千萬不要放棄訴訟、丟棄市場。
郝俊波:因為你必須得找美國當地的知識產權律師了,費用肯定會更高一些。可能是同類的一種情況,如果是贏了不僅你自己受益,其他人也能搭便車,可能有的不是很積極,不是很愿意出頭來花這個錢,打這個官司。
“337調查”被認為比反傾銷調查殺傷力還要大。郝俊波表示,涉案企業勝訴,自然有利于今后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但確實存在侵權的話,除了巨額賠償,還會喪失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
統計數據顯示,從2007年到2015年3月,美國共發起“337調查”362起,其中,涉華案件多達152起,占比42%。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分析,這也意味著美方更加關注中國企業的成長、發展以及競爭力的提升。
邢厚媛:美方對于中美貿易,包括技術貿易、知識產權貿易方面,對中國的迅速崛起,特別是中美貿易之間,中方持有順差的那一部分的高度關注。畢竟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在全球貿易下行的趨勢下,中國的國際貿易市場份額還有顯著提升。
?
相關鏈接:
商務部:希望美盡快將中興從“實體清單”中移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