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民防知識進校園 防災減災助雙創”公益活動走進山高學校。
核心提示
海口市設防烈度要求高,多年來,海口“地震人”悄然地在全市范圍內織起防御網,同時不斷完善地震應急預案、建成工程抗震設防要求技術服務平臺、下鄉指導農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設,大量的國家和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學校在海口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主動作為,終有回報。2012年至2015年,海口市連續四年獲得全國地級市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2011年至2015年,海口市連續五年獲得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市。那么,我市是怎么防御和減輕地震災害的?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社區和學校,感受“地震人”所筑起的防震減災“長城”。
記者 羅津 蔡佳栩 文/圖
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學校 海口興起
“鈴鈴鈴……”又到了該做課間操的時間,瓊山五小的4200多名學生按照平時設計好的路線,有序地來到操場。
“這些路線,平時是各班放學做操的路線。一旦發生地震,學生們就按照這個路線疏散。同時,我們在每個樓梯口都安排了老師,在各個安全出口醒目位置都張貼了緊急逃生指示標志,并配有緊急疏散路線圖。”瓊山五小副校長許青告訴記者,“我們就是要這樣不斷地訓練學生,讓他們養成意識,即使真的地震來了,我相信學生們也能快捷有序地跑到安全的地方,將地震災害降到最小。”
同時,瓊山五小還將防震減災知識融入學生們的課堂。“學校每學期最少開兩期以上的專題課,每個班級由班主任講述防震減災知識。”負責瓊山五小地震知識傳播教育的老師陳雨告訴記者,“而且,我們學校還成立了地震救援隊,并制定相應的地震應急預案和制度。”
除了學校,海口的很多社區在防震減災方面也在全省甚至全國做出了示范。去年12月,在中國地震局開展的2015年第二批國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申報命名工作中,瓊山區鳳翔街道鳳翔社區被評為國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區,而且是海南省唯一的一個。
走入鳳翔社區居委會,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鳳翔社區防震減災地形圖》,里面標識了醒目的地震應急避險標志。“地圖一看就知道,我們將社區劃成15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網格員管理,負責防震減災工作。”鳳翔社區居委會副書記李泓妮告訴記者,“同時,我們在社區設有風險評估、宣傳教育、災害預警、轉移安置、物資保障、醫療救理、災情上報等8個執行工作小組。”
不只這些,在鳳翔社區居委會一樓,還存儲著地震應急裝備和應急物資,有水、逃生面具、手電筒、醫療應急箱等。“而且,我們社區還有22個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負責救援和宣傳地震知識。”李泓妮說,社區還編制了相應的地震應急預案,建立社區與公安、醫療機構的應急救助聯動機制。
此外,鳳翔社區還定期在社區宣傳欄張貼防震減災宣傳海報,組織學習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和定期開展社區、家庭地震應急模擬演練等活動。同時在轄區內,開展幼兒科普教育試點課堂,由老師設計一套符合幼兒的教學課程。
不僅是瓊山五小和鳳翔社區,去年我市還指導完成了龍華區金貿街道辦萬綠園社區省級地震安全綜合示范社區的創建工作,并成功獲得省地震安全綜合示范社區稱號。同時,指導市十六小學、市三十三小學、秀英區長德學校和義龍中學4所學校的創建工作,并成功獲得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命名。
“示范社區和學校的創建,為推進我市地震安全示范工作建設,規范地震安全示范工作管理,發揮了地震安全示范的帶動作用。同時,也能增強廣大民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及自救互救能力。”市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偉斌說。
地震知識
農居工程 將防御網延伸至鄉村
過去,農村居民安全意識淡薄,很多房子建設都沒按照抗震設防的要求建造。“去年,我們區就指導了200戶農村民居按8度抗震設防要求建造,并向示范戶提供每戶7000元的資金補助。”瓊山區地震局主任科員廖俊玲說。
不僅是瓊山區,去年我市共完成建設農居工程示范戶320戶、推廣戶1200戶的任務。“2008年以來,海口市大力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8年來全市共完成1898戶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典型示范戶建設和2800戶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廣,共發放補助1406.2萬元。”市地震設防中心主任何照全告訴記者。
同時,海口還將農居工程建設結合住建部門的危房改造等項目,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文明生態村建設,打造了美蘭區演豐鎮瑤城村、瓊山區大坡鎮塔昌村和紅旗鎮本立村為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村。隨著美蘭區大致坡鎮咸來村委會西貫村村民吳坤青遷入新建的帶有隔震技術的農居,海南采用隔震技術的抗震民居正式在全省推廣開來……
為了做好農居工程,海口市把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當作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成立領導小組并下設技術服務中心,指導幫助農民建設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我市四個區地震局設有農村民居地震安全技術服務站,建立起各鎮防震減災助理員和村群測群防聯絡員宣傳、指導農居工程建設工作體制,各村在市、區、鎮農村民居地震安全技術服務人員的指導下積極開展本村的農居工程。
“我們每年都舉辦全市區、鎮、村群測群防助理員、聯絡員、工匠的培訓,以提高鎮、村群測群防助理員、聯絡員以及工匠的技術水平和能力。”何照全說,針對農村建房的特點,我市組織編寫《海口市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術指南》,繪制10套符合海口市農村的建筑圖紙,印刷成冊發到各鎮、村,特別是每個建房戶手中。據了解,8年來,我市共培訓區、鎮、村群測群防助理員、聯絡員、工匠1600多人次,派出技術人員300多批次。
地震小區劃 服務城市開發建設
去年,海口完成對通過中國地震局評審的長流片區、江東、新埠島、獅子嶺、建成區以及西海岸(金沙灣片區、南片區)共223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區劃報告資料收集、整理,進行地震小區劃成果數據統計、匯總工作,完成主城區地震小區劃成果填圖。
同時,我市在原有建立的海口市地震沉降綜合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升級改造,建立起海口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技術服務平臺,融合海口市數年來的形變和地面不均勻沉降監測數據、海口市地震活動斷裂、海口市地震小區劃數據、全市勘察鉆孔資料、深水井資料、地震目錄資料,已開展的建設項目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成果資料等,建立海口市主城區地震小區劃數據庫,建設海口市地震小區劃規劃“一張圖”。
“這‘一張圖’為我市的抗震設防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科學、快速的技術支撐,為我市的城市開發建設、地震活動斷裂的探明避讓,抗震設防要求監管等工作提供科學的技術服務。”張偉斌說,在規劃城市建設時,利用“一張圖”可避開地震斷層、軟土地基和砂土液化等不利場地,合理開發利用土地,同時為建筑物的抗震設防提供科學準確的地震動參數,節約工程造價資金的投入,從而更好地服務海口的城市建設。
防震準備
“專群”結合監測地震 拓展防災減災服務
不僅在農村和城市織起防御網,我市采取“專群”結合的方式,扎實推進地震監測工作。據了解,我市近年來不斷建立健全地震監測臺站工作,完成向榮村臺站、金盤臺站、龍華區政府臺站設備的更新和環境的維護,更新改造老舊損壞的設備。同時,把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依法納入保護范圍,把每個臺站都納入轄區的派出所負責安保工作,有效防范臺站被破壞。
此外,海口還在轄區48個村莊掛牌成立地震宏觀觀測站,加強群眾性的地震宏觀觀測工作;組織各區鎮防震減災助理員、村聯絡員、街道辦事員的地震群測群防、宏觀觀測知識培訓,提高群測群防聯絡員素質;完善《海口市地震群測群防管理辦法》,明確鎮助理員、村聯絡員的工作職責,日常工作秩序以及工作制度。
而且,我市還創新工作思路,完善研發我省首個地震宏觀觀測手機速報平臺。該平臺具有信息采集上報、數據分析、異常預警、通知通告、科普宣傳、通信聯絡、部門聯動等功能,受到中國地震局領導專家、粵桂等省兄弟單位的高度關注和肯定。
同時,我市不斷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早在2012年,我市就出臺了《海口市三類房地產建設工程聯合審批管理辦法》,將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建設工程聯合事項,明確要求地震部門參與建設工程的規劃選址、初步設計方案、施工圖審、竣工驗收四個環節的全程抗震設防要求的監管工作。
據介紹,該辦法的出臺杜絕了過去建筑工程漏報、少報的現象,大大增強了我市對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監督管理,有效地提高建設工程的防震抗震覆蓋率。去年,市地震局共辦理148個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技術審查項目,其中有25個項目屬于重大工程。此外,我市還對濱海新天地、火車東站國際商業廣場等15個項目的地震鉆孔安評進行勘察。
應急避險
完善地震應急預案 宣傳防震減災知識
過去,我市只有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為確保抗震救災工作快速、協調、高效、有序地開展,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去年開始,市地震局修訂了《海口市地震應急預案》(修訂稿),并于今年4月5日,經市政府同意向各成員單位印發。
新的預案明確規定了我市由市長擔任總指揮長,分管副市長擔任常務副總指揮長,各有關部門的主要領導作為成員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內容上主要增加了地震災害事件應急響應章節,對地震災害進行詳細劃分,并將發生在我市轄區內的3.0-3.9級強有感地震事件納入其中;對破壞性地震災害事件的應急響應也進行詳細劃分,如震后1小時、12小時等時段,各成員單位應急處置時應如何開展救災工作;規范了地震災害中各成員單位的相互關系,進一步完善了地震災害分級負責體制,具有更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同時,為全面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空襲、地震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去年9至11月,我市在50所中小學試點開展了“民防知識進萬家 防災減災保平安”公益活動。
不僅如此,去年我市還派出地震專家到美蘭區第十六小學、市三十三小學、靈山學校、市七中、市四中、秀英區秀英子弟學校、永興中學、龍華區義龍中學、玉沙實驗學校、海南師范大學、瓊山區瓊山三、五小學、白駒學校等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知識講座并指導開展地震模擬活動,共有近三萬名師生接受防震減災知識培訓和參加了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通過培訓增加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知識,提升了中小學生逃生自救的能力。
為加強社區居民、鎮農民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市地震局還配合四個區地震局對各區轄區街道、鎮、村的防震減災助理員、群測群防聯絡員、志愿者隊伍人員開展防震減災及地震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并指導龍華區金貿街道萬綠園社區的置地花園小區居民和美蘭區博愛街道美蘭興發服裝批發市場的店鋪人員開展地震模擬避震疏散演練。
此外,我市還組織開展“平安中國”防災宣導系列公益活動的“千城大行動”套餐活動,組織部分中小學觀看6場《我在震中》防震減災電影。邀請市電影公司開展進社區、進農村活動,播放百場防震減災故事片《今天·明天》等,受教育面覆蓋近10萬人。
而且,海口市媒體還播放科普宣傳片《守護生命》、公益廣告片《撐起一片天》、《平安中國》MTV音樂片等,把防災減災之聲傳遍海口千家萬戶……
自救互救
?
相關鏈接:
西藏昌都市丁青縣附近發生5.4級左右地震
地震小英雄林浩這八年:曾被批評成名后不務學業
臺灣漁民捕獲4米長地震魚 盤點全球“大怪獸”
尼泊爾童婚新娘 因地震增加童婚比例
瓦努阿圖發生7.0級地震
中國臺灣附近海域發生5.6級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