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開放中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這是被歷史所證明的道理,大塊頭經濟體尤其需要引領開放型經濟潮流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5月10日宣布,就中方對美國訴中國白羽肉雞反傾銷、反補貼措施案的執行措施,美國當天提出與中方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幾天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曾宣布,對中興、聯想、索尼、三星等多家全球知名電子企業在美銷售的部分便攜式電子設備產品發起“337調查”,那些所謂涉案產品是否將徹底喪失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成為一大懸念。這是不是貿易狼煙的味道?人們在看。
近年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動輒對他國產品揮舞起調查與制裁的大棒。英國全球貿易預警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08年11月至2015年10月,美國共計實施了377項反傾銷或反壟斷措施,位列全球貿易保護水平較高的國家之列。還有數據顯示,從2007年到2015年3月,美國共發起“337調查”362起,其中涉華案件多達152起,占比為42%。截至2014年,中國已連續13年成為遭受美國“337調查”最多、涉案金額最高的國家。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開始利用337條款對輸入美國的產品提起侵權調查,以期實現保護美國產品和企業的目的。
美國釋放出來的保護主義氣息,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感到憂慮。尤其是在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民主、共和兩黨的幾位總統競選人在黨內黨外吵得不可開交,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對國際貿易抱懷疑態度。有的競選人甚至極端地主張撕毀美國現有的貿易協定、對從中國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開征高額關稅。奇怪的是,這樣的“奇葩”言論竟然不乏市場。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20世紀30年代的慘痛教訓更是應該引起這些吹鼓手的警醒。為了擺脫1929—1933年的大危機,超貿易保護主義在西方國家盛行。英國拋棄自由貿易政策,轉而締結英帝國特惠制。美國通過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對2萬余種進口商品征收高關稅,立即引起歐洲國家對美國產品的報復措施,使全球貿易幾乎終止。這種以鄰為壑、轉嫁危機的做法,惡化了西方國家的關系,成為誘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人們應該認識到:當前世界經濟仍然處在弱勢復蘇格局當中,國際貿易增速連續3年低于世界經濟增速。發達經濟體面臨政府債務高企、通脹水平過低、有效需求不足、危機遺留問題交織困境,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經濟增長放慢、大宗商品價格疲軟、信貸狀況趨緊和資本外流風險加大的難題。如果把世界經濟比作人的肌體,那么貿易和投資就是血液。如果氣滯血瘀,難暢其流,世界經濟就無法健康發展。
世界經濟的復蘇與發展,需要激發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活力;需要打破貿易保護主義的障礙藩籬,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5月11日,新西蘭貿易部長托德·麥克萊表示希望推進新中自貿協定升級談判,繼續加深貿易聯系。相較于那些忙于設置貿易壁壘的做法,這樣的思路是不是更見智慧?明眼人都該清楚,只有在開放中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這是被歷史所證明的道理,大塊頭經濟體尤其需要引領開放型經濟潮流。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