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36元出租車費,被出租車司機“人肉”找到單位,涉事女白領因此被開除。最近,這件職場小事在上海HR圈內熱傳。 (5月12日《解放日報》)
白領白坐車,這下虧大了。按一些人的看法,區區36元的專車車費,斷斷不可能是白領無力支付,也許是她忙于事務一時疏忽而忘記了,為此丟掉一份比較不錯的工作,著實太顯可惜乃至悲催了。然而,現實沒有后悔藥,假如這位被辭女白領事后真想聽一點忠告,我愿提醒的是:36元的“誠信教訓”,其實無關你的白領身份。
的確可稱是“小事不小”的又一參照與警醒。放在平常的話,上述這個36元的“誠信教訓”,可能并不讓人太當回事:專車司機送白領到公司,白領說好下車后用手機付款,誰知直到次日也未支付。其間,專車司機好幾次撥打白領手機,可就是無人接聽。湊巧的是,后來又有人叫車打到那家公司,于是司機索性找到公司前臺,拿著手機號找人來討欠費了。這一討不打緊,偏偏讓公司領導撞見并得知內情,于是便催生了“小事化大”的圈內熱聞。
36元的“誠信教訓”無關白領身份。現在想來,不管打車者是白領還是藍領,人家司機當時愿意讓你下車后用手機付款,倒不僅僅是這筆車費的數目不大,而更應看作是對顧客人品的誠信相待。所以,作為受到禮遇的乘車白領,就更需要珍視這份陌生人的信任,迅速及時地把欠費付上。而就算你工作很忙、事情很多,無意中把欠費忘了,但此后人家一次次地打來電話,若再解釋是“都沒有聽到”,估計就沒人愿信了。
36元欠交車費與一份白領工作,孰大孰小、孰輕孰重當然無須贅言。求職不易,為了這樣的一處不妥小節,居然“討沒”了女白領的一份體面職業,難免有人會覺得公司領導的“小題大做”,或是“手段過狠”。但我以為,有這種想法的看客,還是只觀其一、不思其二,沒有將36元與誠信素質結合起來、貫穿考量。這就難怪有網友堅持己見,并且打了一個不甚妥當的比方:要是在這件小事中,再“植入”一些“司機家中有人重病,急需掙錢看病”等的背景,有些人看待欠費白領的態度,會不會也急速轉彎了呢?
誠信無小事,職業是其次。正如有人力資源專家所指出,絕大部分企業對職業誠信的要求非常高,特別是研發、財務、管理等特殊崗位,更加謹慎,員工工作過程中的諸多細節都在考察范圍之內。而我以為,類似這種“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誠信要求和失信責罰,又豈止是獨獨適用于白領;如果重視品牌文化和形象建設,其實各行各業都可在誠信方面“一票否決”,哪怕被人誤解“冷酷無情”,也是有益于企業和社會的合理之狠。
想到了36元的“誠信教訓”無關白領身份,這則職場熱聞的積極色彩就會愈加明顯和強烈。這就是,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以誠待人、以信還信絕非可有可無,而是必須抱持和擁有。否則的話,你就有可能成為拖累團隊不斷進取的隱憂與短板。實際上,這樣的道理,這樣的要求,也已不是今日才重視,不然哪來“以小見大”、“窺斑知豹”的種種經驗和說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