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平臺發布的兩歲女童走失信息,同時通過微博推送
昨天,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上線啟動儀式在京舉行。該平臺上發布的信息由公安機關偵查后在網上發布,主要目的是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征集線索早日破案,取代了以往時效性差的紙質公告。信息發布1小時就會以案發地為圓心推送到半徑百公里范圍內,隨著時間的增加,推送的范圍也會更廣。
作用 方便民警上報兒童失蹤信息
為適應打拐的“互聯網+”的時代要求,公安部刑事偵查局開發了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建立兒童失蹤信息發布權威渠道,發動群眾搜集拐賣犯罪線索,用于全國各地一線打拐民警及時上報各地兒童失蹤信息。
公安部、各省、市、縣5000多名打拐民警接入平臺,但是什么樣的信息發布到平臺上要由公安機關來甄別判斷。比如說有兒童失蹤,公安機關調查發現河邊有他一只鞋。如果這附近很偏僻,調看監控后無異常人出現,那就判斷孩子可能掉河里了。但如果是出現在交通很方便的地段,有可能是嫌疑人搶孩子時把鞋弄掉了,這時可能就是被拐了。
“公安部的這個平臺實際上是一個發動群眾收集線索的手段。即使是拐賣,如果公安機關已經掌握了明確的線索,不需要發動群眾收集線索,也沒必要在這個平臺發布。”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巡視員陳士渠說。
使用 平臺內容實時發布到微博
陳士渠介紹,平臺主要用于公安機關打拐民警發布、查看案件時使用,走失兒童的家長和一般的群眾用不著進入平臺。
與此同時,相關信息也會在第一時間,在兒童失蹤地500公里范圍內,通過新浪微博、高德地圖等移動應用對公眾發布,同時通過相應渠道自動推送到兒童失蹤地周邊的相關人群。
以兒童丟失地點為圓心,失蹤時間1小時以內的,推送半徑100公里;失蹤2小時以內,推送半徑200公里;失蹤3小時以內,推送半徑300公里;失蹤時間超過3小時,推送半徑500公里。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該平臺試運行期間,曾于5月13日晚間發送了一條河北衡水失蹤女童的信息,辦案民警后來又補充了女童照片,經過多次轉發,女童已于5月15日零時被找到,民警同時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陳士渠介紹,經過縣級公安機關甄別,符合信息發布要求的,辦案民警可即時發布失蹤兒童信息。
“以前,有兒童被拐,一般情況下,地方公安機關啟動偵查后,如果沒有發現重要的線索,就會發一個紙質的公告。這個公告可能印幾百上千份,在一定范圍內張貼,且需要逐級上報審批,可能會錯過最佳時機。”陳士渠說。
效果 女童被拐32小時后獲解救
5月13日下午4點,一名兩歲的四川籍女童在河北衡水火車站附近走失,帶走女童的是一名方臉、平頭的男子。之后,兒童失蹤信息緊急平臺發布兒童失蹤信息,并公布警方聯系電話,內附女孩失蹤詳情。
詳情中描述,通過監控視頻顯示,事發時,該男子上身著一件淺色半袖,下身著一條淺灰色長褲,腳穿棕色皮鞋,左手手持一個花格子拉桿箱。男子懷抱女童乘坐一輛紅色棚式電動三輪車,離開火車站抵達市區利華市場東門,隨后乘坐出租車離開。女童的家人在該市場附近發現了女童離去時佩戴的外套和帽子。
接到報警后,桃城公安民警立即開展視頻找尋及現場走訪等工作,并公布了辦案民警的聯系電話,查詢線索。
5月15日凌晨零點,在公安部打拐辦統一指揮下,河北、河南兩省公安機關通力協作,將犯罪嫌疑人馬某某在河南省鄭州市龍湖鎮抓獲,并安全解救了這名兩歲的女孩。此時距離女童被拐僅有32個小時。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平臺自5月11日開通以來至今,已有12萬粉絲網友的關注。
僅5月11日發布的第一條微博在10個小時內,就達到400萬閱讀量和2萬互動量。目前,官方微博已經發布了發生在四川南充、山東淄博、遼寧沈陽、河北衡水、四川瀘州的5起兒童失蹤案件信息。
其中上述案例中,在河北衡水火車站附近失蹤的孩子已被找到,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信息發布三四十分鐘后,他就開始不停地接到電話,有些民眾甚至打電話來問信息的真假,之后主動表示有線索會及時提供。
?
?
相關鏈接:
中國用制度保障和社會關愛為孤殘兒童營造溫馨港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