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公司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后項目沒有任何進展,一個月后如整改不合格將予以清退。”17日,文昌市人才創業孵化基地向一入駐企業發出警告——這是今年來該孵化基地里接到該警告的第5家企業,而前4家企業已在一個月前被孵化基地管理方清退。
文昌市人才創業孵化基地服務中心副主任鐘業宏介紹,這家被警告的企業去年12月入駐孵化基地,此后辦公場地始終空置,企業沒有任何經營項目開展、財務報表上資金流動幾乎為零,于是孵化基地服務中心向其發出警告。此前被清退的那4家企業也都屬于此類情況,且在一個月警告期內項目仍未有任何進展。4家企業被清退出創業孵化基地后,空下的入駐名額很快就被候補創業企業填補。
據了解,文昌市人才創業孵化基地由該市人才部門與文昌市就業局、文昌市城市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創建,于去年12月1日正式運行。孵化基地成立之初,憑借著優惠的創業政策,吸引了80多位創業者提交入駐申請,最終孵化基地通過項目評審確定了27個項目入駐。在孵化基地運行之初,管理方就給這些入駐企業戴上了“緊箍咒”:入駐企業每月定期向孵化基地服務中心報送經營狀況,服務中心通過企業人員到崗率、資金流水、項目合作協議簽訂數量等多項指標對企業經營狀況予以監控。
文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盛小衛表示,在孵化基地內建立淘汰出局機制,是為了杜絕那些“偽創業項目”占用有限的創業扶持資源,讓真正有創業意愿和動力的創業者享受到有限的創業扶持資源,更好地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短評:
退出機制有利資源優化配置
青春作伴,實干創業,一切皆有可能。創業孵化基地,為心懷夢想的創業者們提供了一個起步路上的指導、協助平臺。然而,孵化基地提供的創業扶持資源是有限的,所要孕育的是真刀真槍干事業、能夠破繭成蝶的企業,而不是讓創業者在這里尸位素餐,“磨洋工”。對于進駐數月仍沒有任何進展甚至無人辦公的企業,將其清退是必然的選擇。
市場競爭的法則是優勝劣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佼佼者同樣需要經歷這一法則的淬煉,避免被孵化器淘汰應當是企業鍛煉羽翼的第一步。創業孵化基地建立退出機制,既有利于督促企業抖擻精神,全力以赴,又有利于扶持資源的優化配置。扶持創新創業,就應該既講投入更講產出,既看點子更看實效,倒逼創業者發揮最大潛能。
?
?
相關鏈接:
競彩創業正當時?歐洲杯前開一家競彩店吧!
20多個省份鼓勵大學生創業:學籍最長可保留8年
遼寧農民賣太歲賺數百萬 創業買豪車
全域旅游托起創業夢想
老新聞新故事:格桑次仁的創業之路 幸福生活樂開花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