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
近來,工匠精神盛于西方而鮮于中國的觀點,廣泛見諸媒體。一組數據常被引用:全球壽命超過兩百年以上的公司中,德國837家,荷蘭有22家,中國僅16家。很多人在討論:在邁向中國制造2025的征途中,工匠精神如何助力中國成為制造強國。筆者以為,這首先需要厘清工匠精神的現代內涵。
工匠精神并非手工至尊,更要人技共進。言及工匠,我們首先會想到庖丁解牛、佝僂承蜩等典故,但這只是傳統的“手工匠”精神,現代化工匠精神需要手工技藝與現代科技的有機融合。小至瑞士手表,大至波音飛機,都是傳統手工和現代機械技術相得益彰的結晶。在波音生產線上,大量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因為機械流水線保證不了零件高精裝配。然而,這只是手工技術和現代科技的初級整合。實現手工和現代科技有機融合,需要更高層次的科技突破。例如,蘋果公司iMac支撐架、iPod后蓋的高精需求,全世界僅有日本小林研業的純手工打磨能滿足,但產量有限。蘋果公司視頻全記錄手工打磨全過程,精密分析手工操作精髓,將結果用于改進機械加工技術,成功實現了機械化量產,既創新了現代制造,更詮釋了現代工匠精神。
在紀錄片《大國工匠》里,高鐵列車部件打磨工寧允展,能將手工打磨精度控制在0.05mm以內。他有靈性、有悟性,是帶著思想打磨的現代工匠,而不是簡單的“唯手熟爾”。我們要贊賞這種工匠精神,我們也期待這種精神能與技術結合,像蘋果公司那樣革新工匠精神的現代內涵。
真正的工匠精神渴求富創意、有創見、
敢創新的匠人,只有在“創”中才能成就這樣的匠人。“創”者,從倉從刀,敢于對既有知識倉庫內的成果大刀闊斧改造,這是現代工匠精神應有之意。
最近,在美國著名眾籌網站Indiegogo上,有一個中國項目Czur掃描儀首發即籌得近百萬美元。Czur重新定義了掃描儀,可自動“撫平”卷曲紙張、清除手印、切除白邊,可掃描3D物體、變身視頻展示臺,還能自動連接高速wifi傳輸。這種掃描儀跟手工技術完全不搭界,但無疑是現代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通過對掃描儀技術性能的極致開發,完成智能掃描儀的華麗轉身,這是只有會思想的蘆葦才能完成的任務。如果他們只管鞠躬盡瘁、任勞任怨地在既有技術路線上精益求精,沒有批判、創新,那遠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工匠精神。
“匠”在字形上可以理解為:在有限空間內斤斤計較。工匠精神需要斤斤計較,不僅計較品質、手工技藝的爐火純青,更要計較手工與科技的相互增益,計較富創意、有創見、敢創新思想的誕生。而倘若我們仍是宣傳打磨工甘心住小破房、騎電動車,則極易誤導人們,認為鼓勵工匠精神是鼓勵人人安心做忙碌的陀螺,這也顯然不利于工匠精神文化的發揚光大。
(劉艷瓊,作者系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防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