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力(化名)在南京一所名小學讀三年級,最近他的媽媽卻有些焦慮不已,“英語老師推薦家長下載了一個英語學習軟件,主要是幫助孩子練習口語,但沒想到,孩子一練就得盯著電子屏幕看半個小時,這樣下去眼睛不要壞了啊!”揚子晚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對小學生使用APP學習,目前仍然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璟
“孩子盯屏幕受不了”
不久前,在南京一所名小學上三年級的力力有了新鮮的作業:上網完成口語作業。在老師的推薦下,力力媽下載了一個英語APP。不過,自從用上了這個APP,力力媽發現,兒子每天在家至少要花半個小時看iPad。“這個英語軟件主要是讓孩子練習口語的,孩子可以跟著練習發音,系統還會給孩子打分,這個分數還得反饋給老師,作為作業的憑證。不過這個評分好像很‘嚴苛’,孩子得練習很多遍,才能得到一個漂亮的分數,因此兒子得反復地練習。”
力力媽告訴記者,原本自己心里挺高興,覺得兒子英語口語能夠得到提高,但發現孩子一讀就得跟著屏幕看半個小時以上。長此以往,孩子視力肯定有影響。
老師會推薦學習軟件
記者調查發現,力力媽反映的情況并非個例。如今,不少中小學生能比較熟練地依托電子設備進行網絡學習。
“我們老師也給家長推薦了一些學習軟件,都是免費的,我覺得還蠻好用的。”家長王女士的孩子正在讀五年級,剛開始她不太贊同孩子使用APP學習,覺得過多使用手機傷眼睛,還會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不過慢慢她發現,這些學習軟件與教材配套,能夠吸引孩子主動學習,也不用發愁沒人陪孩子做作業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南京一些學校也在進行一些新的學習方式的探索,而在多所中小學試點開設的“蘋果班”就曾引發關注。
●觀點碰撞
支持派:優質軟件能提高學習效率
揚子晚報記者發現,一些優質的學習軟件已經俘獲了不少人的心。“APP承載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方式多元有趣。”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學校長表示,拿學英語來說,一個優質APP里的英語發音,可能比許多家長都要標準,這樣可以避免錯誤教學。“作為老師,有一些好的學習方式我們會推薦給家長,不過適不適合也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如何去科學使用,還是要謹慎的。”
“我覺得不是說小學生一點不能用APP軟件來進行學習,對于我們這些工作忙碌的家長,沒時間陪伴孩子學習,這些APP能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一位孩子在讀六年級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以后是網絡的世界,孩子學會用網絡進行學習不是壞事。“一些學習軟件,用得好,對孩子的學習還是有幫助的。”
反對派:怕影響孩子視力或上癮
對于小學生使用APP學習,也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我發現有的軟件會讓孩子上癮。”一位家長透露說,有個數學類的速算軟件,孩子做完一套題目后,系統會給出一個排行榜,而這個名次是根據做題量和準確率來排的。“孩子之間為了PK,竟然也開始刷題了,這樣不是跟打游戲一樣嗎?”
采訪中,家長們最擔心的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層出不窮的學習軟件,其科學性是否得到論證;二是未成年人的生長發育處在關鍵階段,這樣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健康。
官方態度
可適當使用 不得推薦收費軟件
“現在是網絡社會,孩子們應該是可以適當接觸這樣的學習軟件的。”南京教育局電教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教育部門并不禁止學校讓學生在課后使用APP學習,不過底線是學校不得推薦任何收費項目。
采訪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使用APP學習軟件將會是一種趨勢,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學校和家長進行合理的規范和引導。第一,學校基于課程發展而鼓勵學生使用APP軟件學習,用什么樣的軟件,要進行科學的論證,不得隨意上馬,而且使用過程中也要控制“學習量”;第二,老師不應強制學生使用APP更不得推薦有償項目;第三,親子教育和交流互動非常重要,家長不能因為有了APP,就放手不管,而要和孩子共同進行規劃,比如可以規定APP學習的時間和目標,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
?
相關鏈接:
航拍南京不老村感受桃花源般的怡然自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