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 廖志慧
分析湖北經濟亮點,重大項目表現搶眼。
增長勢頭之強勁,可圈可點。
元月至4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49.58億元,增長13.8%,較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6514個,增長42.9%,高于上年同期51.7個百分點;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1306個,增長98.2%。
重大項目,為穩增長、調結構強勁新動能。
有效投資,聚焦“高精尖”
投資不是撒胡椒面,有效投資方能促進結構調整。
投資“含金量”更高了,技術引領型投資明顯加快——
元月份至4月份,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291.75億元,增長19.6%,增速環比加快7.9個百分點。
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200多億元的襄陽科技城在襄陽高新區開園,100多個高端項目已入駐或即將入駐。中科院院士劉嘉麒團隊主導的全球最大玄武巖纖維制造項目已試生產,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內,中國第一條無線充電設施即將誕生……
生產的“高精尖”更多了,中高端制造業發展步穩蹄疾——
元月至 4月,醫藥制造增長27.9%,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31.6%,增速均高于整體水平。
走進華星光電武漢基地,幾乎難覓操作工人身影。自動化傳輸軌道、高架臺車卡匣輸送機、卡匣式自動裝卸運輸機隨處可見,千余臺機器人在前端生產智能化廠房里井然有序地工作。國內首條第6代LTPS(低溫多晶硅)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線量產后,每年預計可生產高端智能手機及移動PC顯示面板約8800萬片,產值逾百億元。“格力智能裝備制造業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填補國內高檔裝備產業空白,湖北制造又添新標桿。
投資方向更精準,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新興產業投資快速增長——
在黃石,投資30億元的中興派能新能源項目,將形成年產2GW的新一代鋰電池產能,為3萬輛新能源汽車甚至電網儲能提供鋰電池配套。
在武漢,由武漢依迅公司、武漢大學、華為和東風汽車組建的聯合團隊研發,北斗“天眼”遙控汽車自動駕駛。
重大項目,猶如推進器、壓艙石,為我省爬坡過坎積蓄強勁動力。
動員令,從這里振奮全省
重大項目含金量的提高,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超前謀劃。
2月23日,“重大項目開工月”活動在黃石市拉開帷幕,“擴大有效投資,攻堅重大項目”的動員令激蕩全省。“重大項目和投資既是重要的發展工程,也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支撐?!薄鞍淹顿Y和項目建設擺在特別位置、采取特別舉措、發揚特別作風,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
省委、省政府連續多年開展“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全省干部群眾千手萬手護發展。前4月,全省249個省重點項目有施工進度,占重點項目總數的84.4%,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35.5%,施工進度高于上年同期7.1個百分點。
堅持“競”的姿態不動搖,從供給側重點發力,讓投資主體輕裝上陣。
4月22日,《湖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總體方案》出臺。其中,降成本專項行動方案提出39條干貨,為企業減負。
不到一個月,5月18日,又一波降成本“紅包雨”來襲。一系列組合拳,2016年就將直接為企業帶來800億元以上紅利,讓企業家紛紛點贊。
在省委、省政府的帶動下,全省各地積極為項目建設營造好環境。
宜昌惠科液晶顯示器及LED背光源項目,4天完成了原需40天辦結的項目用地及高壓線遷移任務,創造了“宜昌速度”。
從企業提出問題到問題解決,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今年1月,當省發改委駐點干部付建國將此前一直無法辦妥的項目核準書送到上汽通用武漢分公司負責人手上時,該負責人感慨:“省發改委帶著感情和責任幫助企業解難題,我們由衷點贊!”
新動能,孕育新活力
在鄂州,一個比肩“孟菲斯”的航空都市,正生根發芽。
該機場計劃建成4E級雙跑道獨立運行飛行區,將建設成為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的航空物流樞紐。預計到2020年,波音747等大型飛機將從鄂州起飛。
不久的將來,一個立足長江、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空物流樞紐中心,挺立祖國中部。
新常態呼喚新引擎,大項目為我省經濟發展積蓄新活力。
努力填補產業鏈空白——
在武漢,總投資240億美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啟動,這是我省建國以來最大單體投資高科技產業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帶動我省設計、封裝、制造、應用等芯片產業相關環節的發展,集合以天馬、華星光電為代表的顯示產業,以及華為、聯想、富士康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業,共同打造萬億級的“芯片-顯示-智能終端”全產業鏈。
在宜昌,總投資20億元的海航宜昌通航產業園和生態城項目,將打造三峽鄂西城市航空經濟中心,形成臨空經濟增長極;南玻高效多晶硅片項目總投資5.9億元,多晶硅片的年產能將增加1.2億片,徹底改變中國電子級硅材料依賴西方大國的局面。
在襄陽,投資25億元的襄陽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項目,成為華中唯一的此類產業園區;鷹重工聯運物流園,將帶動汽車、電子電氣、航空工業等100多家企業配套發展,形成百億產業集群。
努力補民生短板——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轉向以地下管網為重點。今年全省預計實現投資1600億元,保持20%以上的增長。
今年,全省計劃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39萬套,貨幣化安置比例超過51%。
一個新項目,一個新增長點。
重大項目,為“十三五”開局提神鼓勁,夯實根基。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