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深圳最亮的底色,也是驅動未來的不竭動力。
新華網 韓家慧
近日,“華為遷離深圳”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文章援引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言論與深圳龍崗區的一份經濟報告,得出因為高房價華為或將遷離深圳的結論。23日有媒體稱,華為回應總部沒有遷出深圳的計劃。無論消息是否屬實,其背后所折射的問題依然值得深思。
任正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的中心會分散化,會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終會摧毀競爭力。而且現在有了高鐵、網絡、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時代已經形成了,但不會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大工業的發展,每一個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發展。工業現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來換取工業的成長。現在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產業成長的可能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生活設施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生產成本太高了,工業就發展不起來。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房價最高漲幅為深圳63.4%,北京同比漲幅20.2%,上海同比增長34.2%。而在過去一年,深圳房價的漲幅也是領跑全國的。那么高房價究竟傷害了誰?
對于企業來說,趨利避害,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獲得利潤是本能。而對于制造業而言,租房是項重要成本開支。面對深圳的高房價,不少制造業選擇把工廠搬到內地,僅把研發跟銷售部門留在深圳。深圳龍崗區的經濟報告提出,如果剔除華為,龍崗區工業產值下降14%;而與之對應的東莞則表示,2015年的企業納稅排行榜,華為終端(東莞)有限公司拿下主營業務收入和納稅兩個第一。由此,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是高房價損害企業利益,企業撤離深圳,深圳失去GDP貢獻者和稅收收入。
在創新方面,深圳對“雙創”的政策扶持,加上完整的產業鏈吸引了一批創業者,而如今這種優勢逐漸被居高不下的房價所帶來的租金成本所消解。由此,高房價傷害的是一個城市的創新力、創造力。
在留住人才方面,曾有媒體報道,一對夫妻倆人都是名校研究生,在深圳有著體面的工作,有房有車有兒有女,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賣房、舉家離開深圳,回到1000公里外的江城武漢,因為生了二胎,置換不起大房子,也不想窮極一生為孩子買學區房。深圳一套房等于武漢四套房,他們逃離了深圳,生活品質大大提升,開始了另一種生活。在深圳騰訊總部已工作4年的85后阿文,級別為T2級工程師,月薪近3萬,在騰訊普通員工薪酬中屬于中等偏上,但買房對他而言仍是遙不可及的胡想。雖然深圳推出住房補貼政策以期留住高素質人才,但在高房價面前無異于杯水車薪。由此,高房價傷害的是一座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
華為、騰訊、中興、大疆、比亞迪,這些公司均誕生于深圳,今天無論華為選擇漸進式撤離深圳與否,創業之都深圳都需要反思高房價對企業、對人才、對這座城市所帶來的傷害。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