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個品牌過周歲生日的時候,會有怎樣的面貌?
在手機市場,錘子、魅族、nubia等廠商,會用數以十萬甚至百萬計的數據,告慰一年的辛苦;而樂視則交出了1000萬出貨量的成績單,這在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樂視移動總裁馮幸口中,不過是個短小的開始。前者與后者幾十倍的數據差,也讓5月19日樂視超級手機首銷一周年的發布會再次成為行業焦點,熱度一時無二。
然而拋開數據的浮華,我們需要深入去剖析樂視,因為這太有必要了。
綜合各類數據,我們驚異于樂視用手機廠商一種身份,同時扮演“闖入者”與“堅守者”兩種角色。而且無論用怎樣的價值標尺衡量樂視,他都是如此成功——我們視之為破壞規則的闖入者,他用近乎顛覆的手段改變了手機的玩法,重構了手機廠商兌現的方式;我們視之為傳統商業模式的堅守者,他又用1000萬的出貨量證明了自己的成功。
樂視的成績單,是體現企業個體商業價值的證明,同時也是樂視將全新的價值取向移植給用戶的結果。能夠改造用戶和市場,這才是樂視為行業做出的最大貢獻。至于改造的具體形式,無外乎如下三種:
讓手機回歸創新本質
首先,樂視讓手機重新回到了“通過創新打動用戶”的原始沖動上。
之所以有“原始沖動”的稱謂,是因為在手機市場,太多廠商用“表象上”的投機行為,博取市場的青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互聯網品牌小米了。一句“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已經成為小米科技CEO雷軍布道互聯網平臺的宣言。在2014年,雷軍一度讓小米賣掉了6112萬部智能手機,年增長幅度高達227%。
兩年之后,互聯網營銷的熱風遇到市場增量瓶頸的寒流,只在市場運作環節開動腦筋的小米,很快感受到用戶對其產品誠意的質疑。鑒于產品干癟的創新價值,以及粉絲營銷、饑渴銷售、限量供應等把戲被看穿之后,一年之后小米手機銷量不再有突破性增長,2016年更是困難重重。
然而困難的風吹停了小米,卻將樂視吹到了風口。要知道,后者與小米死拼性價比的產品策略完全相左——樂視全系列手機的配置均為市場中競品的佼佼者。
以近期樂視推出的樂2、樂2 Pro和樂Max三款產品為例,他們不僅繼承了前代產品的無邊框ID、Type-C接口、金屬一體化機身等屬性,還首次提出CDLA標準提升了用戶的聽覺體驗,全新EUI視頻化的交互語言優化了人機交互方式,全球最早采用高通驍龍820處理器升級產品性能。這些都證明,樂視手機能夠打動用戶,首要因素在于通過產品與用戶對話。1000萬的銷量,成為樂視成功的最好注釋。
改組用戶認知DNA
改造過產品之后,樂視還改造了用戶已經僵化多年的認知。
智能手機大規模普及這幾年,用戶被手機廠商的大量宣傳浪潮洗腦——廠商們大聲疾呼“性價比”與“跑分”,將用戶體驗與產品硬件參數強行劃等號。也正因如此,廠商們所謂“捕捉用戶需求”的理想完全成了空話,他們所做的,不過就是通過抬升出貨量降低產品的邊際成本,最后用極低的價格,在稀薄的利潤空間中尋找氣若游絲的生存養料。
游戲進行到最后,廠商們突然發現,市場極為諷刺地釀成了一個大悲?。菏謾C廠商竭盡全力擠壓自己的利潤空間去賣手機,可謂賠本賺吆喝;用戶卻“不領情”,明明購買了價格低廉的智能手機,卻對交互體驗嗤之以鼻。
沒辦法,手機廠商穿上性價比的“紅舞鞋”,用戶也只能被迫成為觀眾,并將“性價比=好體驗”的價值觀鐫刻到骨子里。當然,這樣的價值觀與產品和品牌的忠誠度天然絕緣。
相比之下,樂視是不同的。在價格上,樂視手機更是采用平BOM或低于BOM的定價策略,將產品價值最大限度讓利給用戶。馮幸表示,樂視擁有四重盈利模式,分別是硬件收入、內容收入、廣告收入和應用分成收入。多重收入反哺硬件,最終實現低于量產成本定價。
與單一維度的性價比對照,樂視的商業模式更加良性且健康,讓創新吸附于更為理性的基礎之上——這讓樂視既可以實現正向運轉,又能讓用戶得到真正的實惠。與死磕自己相比,全新的價值體系給了樂視更多的自由空間。
更深層的意義在于,用戶需要的只是一款便宜的智能手機嗎?當然不是,他們需要的是移動互聯網生活。為此,他們甚至可以為更高質量的用戶體驗支付更高的成本。顯然,這被太多手機廠商忽略了。
樂視卻不一樣,在馮幸看來,用戶更愿意為豐富的內容資源買單,而后者又是長期的、可持續的服務,這也正與樂視的優勢相結合。
提起服務和內容,這是樂視核心優勢之一。基于“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垂直整合,樂視將體育、影視、周邊等大量資源打包提供給用戶,為用戶提供的不再是只有價簽的智能手機,而是一個完整的收發內容的窗口。
重寫定制機玩法
也正是因為將用戶的互聯網生活高質量橋接到移動端,樂視與運營商緊密捆綁到一處。得益于此,樂視又改變了定制機的玩法。
幾年之前,定制機市場是手機廠商的必爭之地。巨額終端補貼與渠道傭金相結合,運營商實現了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然而隨著運營商終端補貼的快速下滑,越來越多手機廠商放棄了該市場,甚至否定了定制機市場的正面意義。
某種意義上,這怨不得別人。畢竟在傳統的合作模式中,手機廠商與運營商之間的業務是被分割開的:前者被性價比捆綁在硬件參數之上,無法深度改變用戶使用手機的傳統習慣;后者凌駕于硬件之上,將套餐和增值服務強行塞給用戶??陀^上,手機廠商與運營商合力推出了定制機,不同的角色卻停留在截然不同的價值孤島上。
不過樂視手機不一樣。因為建立龐大的生態系統,樂視迫切需要推動用戶通過硬件窗口接入服務資源。在此過程中,運營商的管道能夠體現出更高的價值。在與運營商的合作中,樂視建立了全新的模式。
與此同時,中聯通也與樂視形成互補,在中聯通終端眾籌2.0中,樂1S在包銷130萬部的情況下已經銷售超過200萬部,更是為中國聯通發展合約用戶超過140萬?!斑\營商與終端廠商合作早就不是冰冷對硬件,而是要通過生態重構傳統的商業模式?!瘪T幸表示。
?
?
?
相關鏈接:
世茂股份29.7億?將北京商業項目售予樂視
樂視進軍房地產?30億元收購地產公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