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天津篇】新發展理念在天津中新生態城扎根發芽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6-01 15:11


    中新天津生態城鳥瞰。

      天津北方網訊:驅車駛過天津濱海新區彩虹橋,一片被鮮花綠植覆蓋的區域映入眼簾,這里便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戰略性合作項目——中新天津生態城。樹木掩映,綠草如茵,一座現代化的宜居新城正初露雄姿。生態城伴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應運而生,八年來,在濱海新區北部一片鹽堿荒地上,一座綠色掩映,河水潺潺,處處是景的美麗、宜居、欣欣向榮的生態城區躍然出現在人們面前。

      八年前的2008年9月28日,這座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其中的未來之城在一片鹽堿荒灘和污水庫上正式開工,中新生態城正式拉開了它的筑夢征程。

      八年來,生態城通過高標準規劃,高效率運作,高起點建設,昔日不毛之地,正以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勾畫出城市嶄新的天際線。生態城大膽創新城市治理,精心呵護生態環境。

      近八年來,生態城熱迎國內外高端要素,探索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增強居民福祉,共享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城正在蛻變成一座倡導環保節能的生態之城,一座促進持續發展的活力之城,一座推動城市進程的示范之城,一座引領健康生活的宜居之城,一座實現互惠共生的和諧之城,一座展示現代文明的未來之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已在這里扎根發芽。

      處處風光

      打造城市“會客廳”

      對于住在生態城鯤玉園小區的居民祝慧琴來說,每天早上到生態谷公園鍛煉已成為一種習慣。“生態谷公園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尤其是夏天,晚風吹來,涼爽無比,是個消暑納涼的絕好去處。”這幾年,生態城供人休息、娛樂、鍛煉的綠色景點正越來越多,生態城已滿眼是“綠”。

      生態谷是中新天津生態城內重要的綠化景觀“軸”,貫穿生態城南北,南起入海口,北至東北部片區,全長12公里,是一個集生態綠色出行、生態綠化景觀和生態城市各級開放空間為一體的綜合公園綠道。

      近年來,生態城幾乎每年都有公園或綠地落成,永定洲文化主題公園、惠風溪景觀河道公園、第三社區街心公園、輪滑公園、動漫公園在生態城中星羅棋布,與薊運河、惠風溪、故道河、靜湖等水系交融,翠綠掩映,一路走去,處處風光。

      “生態城的招牌就是生態環境。為了保住這塊金字招牌,我們既要按照綠色發展的要求建設好新城區,更要維護好建成區的生態環境。”生態城法制局政策科科長吳艷紅說。

      靜湖是生態城最大的景觀湖。站在湖畔,碧水藍天下,岸邊蘆葦迎風舞動,時而有水鳥從水面上劃過,誰也想不到這里曾是個積存40年的工業污水庫。這座面積約3平方公里的污水庫此前一直接納周邊地區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水質嚴重惡化,生態功能完全喪失。

      “當時參與治理論證的國外專家預言,不花費10年左右的時間,不花費數十億元,根本不可能讓污染如此嚴重的臟水污垢脫胎換骨。生態城的管理者沒有被困難嚇退。2008年,我們組織專家調研,2009年治污,經過3年、投資10億元,成功治理污水215萬立方米、底泥385萬立方米,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并取得28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現在這些技術正在全國多地推廣,污水庫也化身為‘城市綠洲’。”生態城環境局副調研員劉旭說。

      為了護住這來之不易的“綠”,生態城在市容環衛上下了大功夫。據了解,生態城建立起“精益環衛”模式和“以克論凈”標準:將清潔標準量化為機動車道收集的塵土小于5克為合格,并建起涵蓋采集、統計、分析全流程的環衛大數據。生態城從建設之初就制定清潔能源規劃。清潔能源使用比例為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到2020年達到20%。每家每戶都可以使用太陽能。在綠色建筑方面,生態城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形成一套從設計、施工、驗收到運行的全過程綠色建筑管理體系。生態城完成了380萬平方米的鹽堿地綠化,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氣力輸送試點,建成了國內最為完整的垃圾智能物回系統,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分類收集率達80%,成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

      目前,生態城居住建筑節能率均大于75%,全年太陽能熱水供應量占總生活熱水量的80%,建起國內首座獲得認證的再生水廠,使非傳統水資源使用率達50%;實施國內首個智能電網示范工程……生態城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綠色發展示范區。

      產城融合

      打造發展“動力源”

      “在這樣一片當時看來遠離主城區的荒涼之地建起新城區,毋庸諱言,肯定會有爭論甚至質疑。”商務局副調研員曹晟坦言,“于城市的管理者而言,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心無旁騖地去提供最好的產業環境、居住環境、公共服務,筑巢引鳳。”

      一座沒有人口集聚的城市被稱為空城,而一座沒有產業的城市則會演變為“睡城”。產業的存在,為一個城市提供就業,提供活力。經過8年時間的建設,生態城已度過了新城建設最初的空窗期,產城融合進入深度整合,以文化創意、互聯網+高科技、精英配套等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綠色產業正在這片熱土上逐漸成長壯大,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了“動力源”。

      總部位于北京的酷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音樂為核心的數字娛樂服務商,其產品“酷我音樂”擁有數量眾多的用戶。自2013年酷我科技在生態城注冊分公司后,企業的音樂服務編輯、游戲客服和秀場等部門先后遷至生態城。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劉燕燕告訴記者,與北京相比,生態城的政策配套更有優勢。

      落戶生態城的企業可享受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如國家外匯管理局最先在生態城試行的“意愿結匯”政策、針對扶持擬上市企業的“化蝶行動計劃”、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政策等。為鼓勵處于初創期的產業發展,企業還可享受到包括一站式審批服務、辦公租金補貼、資金獎勵、物業費減免、認證費用減免或補貼、融資支持、人才扶持政策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扶持。

      “像酷我科技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生態城人社局人才科科長黃志云告訴記者,生態城優越的政策,吸引了各類企業及人才扎根。記者了解到,2015年生態城產業全面發力,吸引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綠色產業發展不斷提速。其中,以聯眾游戲、暴風科技為代表的互聯網+高科技產業,以藍色光標、美團電影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以億利生態旅游島、中加低碳示范區為代表的精英配套產業加快聚集,目前累計注冊企業逾3500家,累計注冊資金近1400億元,納稅千萬元以上的企業77家。

      為配合綠色產業體系打造,生態城還在積極吸納融合來自國際上的高端要素,為產城融合發展增添持續動力。目前,只要是生態城注冊的符合一定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就可以依據相關政策提交申請,開立意愿結匯賬戶。另外,生態城可以通過新加坡的銀行在全球范圍內獲取貸款支持,也可以到新加坡發行企業債,最后直接用人民幣進行跨境資金結算,既方便企業資金結算,降低匯率風險,還能把境外資金引回國內,為企業降低2%左右的利率成本。

      共享發展

      打造生活“幸福線”

      “搬到新城,最擔心的是沒有好的教育資源。沒想到,搬到生態城,最擔心的變成了怎么在好幼兒園里挑一所。”家住生態城榮馨園小區的居民姜紅梅笑道。“教育跟上了,居民就安心了,留住了。”社會局調研員徐彥云覺得教育投入雖然大,但回報卻更為穩定。隨著一批名校的建設和開學,教育成為了生態城共享發展理念中的“拳頭”資源。八年來,生態城著力打造品牌教育體系,推動教育公平,引進了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學校、南開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學校、新加坡艾毅等優質教育資源,開展聯合辦學,目前已建立了1所中學、2所小學、5所幼兒園,2015年底累計在校學生及幼兒4250名。

      “生態城一直推行集團化辦學模式,將有效緩解擇校熱,實現教育的普惠化、均衡化。”生態城社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擁有2所小學和1所中學,在生態城合作區均勻分布。今年還將增加1所小學,集團化辦學模式初步顯現。這幾所學校的硬件配置保持同等水平,師資與教學資源共有共享。“這樣一來,不會形成某一所學校特別突出的情況,讓孩子們在哪里上學都一樣,真正實現就近入學。”

      城市建設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80后”白領張佳慧在生態城一家互聯網企業工作,每天早晨,張佳慧先把生活垃圾投進小區垃圾智能分類回收平臺,隨后刷卡積分;然后步行15分鐘去上班;下班后,她打開“生態城交通”APP查詢線路,乘免費公交到第三社區中心購物;周末,她可以到附近的河邊散步吹風,盡享幸福生活路線。

      8年來,生態城每年將超過80%的財政收入投向民生領域,在教育、醫療、養老、出行等多個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建設了一批公共服務設施,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依托“生態細胞—生態社區—生態片區”三級居住模式,借鑒新加坡“鄰里中心”經驗,生態城建成了首個綜合化的社區服務中心——第三社區中心。在這里,社區中心與城市傳統的居民社區有所不同,將以往相對分散的配套設施,集中在居民區最中心位置的一棟大型建筑中,讓整個社區類似一個小型城市。在這里,能夠完成買菜、看病、休閑娛樂、繳費、逛商場等日常生活需求,充分享受幸福生活之美。

      目前,在生態城就業、居住的人口已超過5萬。未來,生態城將繼續著力引進全國知名辦學實體,進一步鞏固品牌教育優勢。同時,還將繼續建設社區中心,讓居民享受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帶來的便捷,帶動居民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持續增長,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模板。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教师诱惑|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av|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国产|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成年片人免费www| 亚洲国产小视频| 激情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好色先生tv网站| 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 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网| 日本男人操女人|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国产FREEXXXX性麻豆| 韩国r级2020年最新|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放荡的女老板bd| 乱理电影不卡4k4k| 欧美a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特级毛片www|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色窝窝亚洲av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天天视频天天爽|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日本三级电影网址| 五月开心激情网|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在线看|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与上司出差| 办公室震动揉弄求求你|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高清永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