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5G Americas主席克里斯·皮爾遜在第一屆全球5G大會上發表題為《5G在美洲: 下一代技術和頻譜建議》的演講。由我國5G推進組聯合歐盟、韓國、日本和美國共同主辦的第一屆全球5G大會于5月3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5G的腳步越走越近了。新華社記者李鑫 攝
5G時代誰是主導者?
5G時代令人向往,那5G到底啥時候能來?
這要看5G國際標準何時確定。
曾經的2G、3G、4G標準,都是世界通訊業技術領先者的杰作。想讓自己的技術走向世界,必須先讓技術標準獲得業界普遍認可,形成國際標準,各國便會以此為統一標準進行生產和銷售。
專家說,一個國家研發的技術能否成為國際標準或在標準中占多大分量,往往決定了這個國家該產業今后發展的命運,也往往決定了消費者能否用到性價比更高、更適合的本土產品。
在未來5G產業中,技術標準的制定是重中之重。標準中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將喪失國際話語權,產業難以做強。“通訊領域的全球互聯特性,使其對標準的需求最為迫切,競爭最為激烈。”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也有同樣的觀點。
曾經,2G技術和技術標準被西方通訊企業壟斷,因為沒有自己的技術和產業,中國只能跟著走。作為參與者,大唐集團副總裁陳山枝回憶說,手機剛出現時,我國通訊產業非常落后,既無技術也無產業,吃了不少苦。“要發展本土通訊產業,必須向外國購買專利,一直被人‘牽著鼻子走’。”
十幾年后,西方開始研發3G技術標準,中國通訊人痛定思痛,決定另立門戶,白手起家,研發自己的3G,那時腳步稚嫩踉蹌,成果并沒有得到國際認可。又過了十幾年,當西方人正沉浸在發明4G的喜悅中,卻發現中國人幾乎同時推出了自己的4G,并成為國際兩大移動通信標準之一,躋身行業標準制定者。
一組數字振奮人心:我國5G低頻技術外場試驗網速峰值已超3.5Gbps,是4G網速的12倍以上;國產5G多址技術可達到每平方公里連接100萬個以上的物體,相當于4G的幾十倍;國產5G時延已達到毫秒量級,通信敏捷度是4G的10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