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的硬件完善了,王基光又在村里起掀起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的熱潮,豐富村民農閑之余的生活。據石山鎮工作人員介紹,在2009年,整個石山鎮都沒有幾支文藝隊,別說舉辦晚會了,就連出一兩個能拿得出手的節目都很困難。后來在王基光的帶動下,廣場舞隊、八音表演隊、山歌表演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現在的石山鎮村村都有表演隊,隊員男女老少都有,年齡最小的隊員4歲,年齡最大的已有83歲高齡了。
“我們現在豐富的文化生活離不開王基光。”文風村的村民說,幾乎在每個晚會的現場都可以看到王基光的身影,他經常無私幫助協調晚會的準備以及現場工作。在早些時候,王基光還會自己出資墊付表演隊伍的路費,幫助文藝隊到各村交流演出。
文藝隊的繁榮也推動了當地文明生態村的建設。玉豹村是石山鎮一個偏遠的鄉村,村民們習慣了“床上睡覺、床下喂雞、人畜同住、垃圾遍地”的生活,創建文明生態村積極性并不高。但玉豹村婦女文藝隊成立以后,成了宣傳文明生態村建設的生力軍,她們編成當地村民喜聞樂見的山歌演唱。田間地頭、屋里樹下,都能看到她們演唱的身影,帶動村民們創建文明生態村的熱情。
文藝豐富鄉村生活 成創先爭優宣傳生力軍
“水泥路硬又平,貨物進出車不顛。咱農民歡聲笑,生活富裕心里甜。” 這是歌曲《咱唱科學發展觀》里的一句歌詞,村民都說它唱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鄉村文化巡回演出、村民文化聯歡晚會、鄉村文化文藝晚會、火山鄉土文化藝術……,王基光掀起的這股文藝浪潮席卷石山鎮各村居,通過通俗易懂的文藝形式,向農村群眾宣傳“雙創”、文明大行動、禁毒戒賭。
如今的石山鎮各村莊,聚集打麻將的少了,吵架斗毆的少了,白天忙完農活,晚上村民們自發參加各種文體活動,村里及與鄰村相處更融洽和諧了。
海口網6月2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退休老教師自購120多張椅子給鄉親們看戲歇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