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廁所比家里的還漂亮啊!”
5月30日,海口長堤路鐘樓旁,煥然一新的公共廁所讓市民陳阿姨驚奇不已。
黃色的彩瓷墻壁、粉色的珠簾裝飾、綠色的懸掛盆栽,伴著幽靜的輕音樂,此情此景,很難讓人與傳統的公廁聯想到一起。
細細觀察,不難感受到這座公廁的心細之處。比如,為殘障人士專門設立獨立衛生間,女廁位比男廁位設置更多,配備符合兒童高度的小尿池,為保持公廁的時時整潔配備三班倒專人管理……就連海口龍馬環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福海都在感慨,“在國內很多城市做過公廁改造,相比之下,海口的決心和整治力度之大可排在前列!”
鐘樓旁公廁的管理員蔣小玲是個80后,從小就住在這一帶的她,也見證了這座公廁的變遷,“我小的時候這里還沒建起公廁,路經的市民內急也只能忍著。后來雖然建起公廁了,但大家也因為氣味、環境等原因不愿意使用。”
“現在就不一樣啦!”蔣小玲笑著說,現在她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來使用公廁的市民,其中不少人還會特意地表揚她“工作做得真好”。
“雙創”如何將“惠民”落到實處?海口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百姓實實在在的需求上。公廁改造就是其中一項。“由于若干年前的規劃問題,海口一度存在老城區公廁少、環境不好,新城區無公廁等問題。”海口市環衛局規劃建設處處長李東雄介紹,為了讓百姓舒心地使用廁所,海口從“雙創”起投入6000多萬元,完成公廁修繕108座,新建固定公廁80座。從選址到建設標準,一律參照國家公廁二類標準設計。
“上廁所都能吹空調、看電視,太棒了!”除了對海口傳統公廁改造贊賞有加,近來不少市民也對萬綠園西門停車場的“第5空間”公廁大為贊嘆。
走進“第5空間”,第一感覺是像賓館。室內明亮、整潔,廁所分為男廁、女廁和殘障人士衛生間,廁所里不同高度的大小馬桶一應俱全,便池也采用了高新的“糞尿分離”裝置。在休息室區域,市民除了可以吹空調、看電視、買零食,還可以免費蹭WiFi。
北京環衛集團第伍空間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第5空間”,就是該集團提出的繼家庭空間、工作空間、社交空間和虛擬空間之后,人們經常光顧的一個新公共空間。這個空間的定位是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未來將集自動繳費、ATM、自動售貨機等多項便民功能于一體。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配備了休息室和淋浴間,供附近環衛工人添熱水、洗個澡,人性化的設計贏得了市民的交口稱贊。“我們還將在瓊山區、美蘭區建更多‘第5空間’,為市民帶去更多的便民服務。”第伍空間相關負責人說。
越來越多舒適美觀的公廁在這座溫暖之城拔地而起。截至目前,海口已完成“雙創”要求的公廁改造任務,主城區將提供432座公廁給市民使用。
?
?
相關鏈接:
64歲老人義務清掃公廁12年 看到它干干凈凈心里才舒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