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重慶8旬老人家中墻上作涂鴉  曾畫大貓嚇老鼠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6-05 09:10

    一閑下來,吳孝寬就在墻上涂鴉。本報記者 平索茜 攝

      “書要苦讀、地要勤耕、是條正路。”“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對人莫做”……在渝北區龍興鎮高筍村,80歲的吳孝寬家的墻上滿滿都是他的毛筆涂鴉。農作場景、古籍典故、祖國大事記……一幅又一幅的涂鴉在墻面上,讓過往的人驚羨不已。

      莊稼人的涂鴉

      日前,本報記者來到位于七彩銅鑼景區附近的吳家老院。午后的太陽有些曬人,小路旁的地里種著玉米,河塘里鴨群戲水,白鵝悠閑地散步……穿過水泥鋪設的小路,每棟老房子都是土色的磚墻,一棟老房子格外顯眼,墻面上滿是黑色墨跡的涂鴉,有家畜、典故等……

      滿是涂鴉的老房子里,走出來一位老人,端著飯碗,腳邊跟著一群覓食的小雞娃。他就是吳孝寬,今年80歲,也是這滿墻涂鴉的作者。

      吳孝寬熱情地招呼記者屋里坐。“湖廣填四川時,祖輩就來到這里,住了好幾代人了。”這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吳孝寬的爺爺是太醫出身,父親是教書先生,從小就很重視文化學習,家里也留著不少古籍。

      四書五經、《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孝故事,吳孝寬耳熟能詳,這也成為他作畫的靈感源泉。在當地,大家都認為他是“文化人”。他生長在舊式家庭里,卻并沒有延續父輩的路。至今,他仍是一名莊稼人,偶爾編竹兜貼補家用。

      畫大貓嚇老鼠

      吳孝寬小兒子家的墻上有一幅作品,是一只大貓,有近3米的高度。在這么高的地方作畫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搭梯子。

      吳孝寬有5名子女,十多年前,長子因病去世。他跟家人一起去深圳等沿海城市旅行,那是吳孝寬第一次見到涂鴉。回來后,他在自家的進門口畫了第一幅作品——一只大貓。

      吳孝寬拉著記者來到畫著大貓的墻面前,說起這幅畫,原來吳孝寬還頗有童心。“當時家里耗子越來越多,畫只貓咪,就是要嚇得耗子不敢來。”十多年過去,墻上的大貓依舊清晰,黑色的毛筆勾勒出貓咪的形狀,身軀肥大,前爪還摁著老鼠。

      在這之后,畫作越來越多,吳孝寬的生活也逐漸有了樂趣。往院子深處走,題材越來越豐富——有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董永賣身葬父;不僅有農耕場景,還有近代的汽車、飛機;除了神話故事和人物,他還會書寫金玉良言勸誡人……

      這些故事中,也有吳孝寬親身經歷的一些故事。在他家的一面土墻上,寫著“抗美援朝志愿軍”、“保家衛國”的字樣,旁邊還有一扛著槍的士兵。吳孝寬說,這幅畫的本意是紀念他的堂兄弟。當年,這位堂兄弟想去參軍,可戰場危險,父母不讓他去。堂兄弟一心為了保衛國家,執意前往,可這一去,人沒有回來。“想起這事,就畫下來了。”

      自家土房外墻沒有畫畫的地方,干脆搭著樓梯在隔壁小兒子家作畫,甚至接收電視信號的衛星上也是吳孝寬的涂鴉。畫面多是用黑色毛筆繪制,偶爾用藍色、紅色的粉筆補色。吳孝寬介紹著每幅畫作,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墨跡逐漸脫落,說著,他拿出墨汁和毛筆,給“董永頭插草標賣身葬父”補色。

      正能量的勸誡

      吳孝寬的妻子胡大英,今年84歲,兩人相敬如賓,粗茶淡飯,生活和睦。吳孝寬沒有進行過正規學習,都是靠自己摸索,憑著自己的理解作畫。他從小學的是用毛筆書寫,多年過去,他最習慣的還是用毛筆畫畫,現在也一樣。

      胡大英支持丈夫作畫,自家小院繪滿涂鴉,“他心態很好,書畫的都是勸人向善的話語。”十多年來,用過的墨汁難以計數。胡大英一邊收拾碗筷,一邊說,吳孝寬喜歡看書也愛畫畫,畫到高興的時候,還會哼山歌。

      吳孝寬大半輩子都在務農,但熱愛閱讀,不僅給自己積累了豐富的創作題材,給別人講起故事來也頭頭是道。

      “大爸講聊齋故事很精彩,我們從小都喜歡聽。”晚輩吳正華說起吳孝寬,滿是贊許,“大爸讀過書,有文化。”不少村民也紛紛附和,農村物質條件匱乏,在他們小時候,都聽過吳孝寬說故事,小伙伴圍坐在一起,真的精彩。

      對吳孝寬在墻上作畫,鄰居都很支持,內容都是勸人積極向上的理念,尊老愛幼、腳踏實地的傳統美德。“這樣的傳揚我們怎么會不支持呢?”

      “我們就是擔心他的安全,他年紀大了,還搭著梯子爬高作畫,好危險嘛。”小兒媳劉在蓉(音)說。有人認為,吳孝寬滿墻作畫,自己花錢不說,也沒有收益。可吳孝寬覺得,老有所樂,金錢他并不計較。

      吳孝寬并不是第一次接受采訪。五女兒吳弟惠目前居住在江北區唐家沱,她在電視上看到父親畫畫的事,很驚喜地給父親打電話。“爸爸一直都愛看書作畫,我很支持他畫畫的。”吳弟惠說,接下來準備給爸爸買點顏料,“他的畫都是黑色為主,用顏料作畫好看些。”

      隨著七彩銅鑼景區開發,吳孝寬的家成為了景點。之前,有畫家來景區采風,看到吳孝寬滿墻的涂鴉,也在旁邊一座廢棄老房子的土墻上涂鴉,和老吳的畫呼應。

      “只要有時間,有精力,我就會繼續畫下去。”現在來看涂鴉的人越來越多,吳孝寬說,我可以給他們講這些畫背后的故事,將這些勸人向善的理念傳承下去。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羅攀] [編輯:符德銘]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