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這個由殖民者“人造”的國家,自從1918年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之后就一直飽受教派沖突的困擾。由于身處中東地區遜尼和什葉兩大教派的斗爭漩渦之中,近年來也門的每次內戰都或多或少帶有代理人戰爭的影子。
發端于2011年的新一輪也門內戰表現得尤為明顯。當年,“阿拉伯之春”結束了信奉什葉派的薩利赫長達37年的統治,而信奉遜尼派的副總統哈迪則在一場沒有對手的總統競選中獲勝。加上長期累積的政治經濟矛盾,也門教派沖突的潘多拉魔盒被再度打開——以伊朗支持的什葉派的胡塞武裝為一方,以沙特支持的遜尼派的哈迪政府為另一方,雙方展開了針尖麥芒般的斗爭。
伊朗和沙特在也門都有自己的“同宗”兄弟。伊朗現政權同也門的什葉派一直以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早在上世紀80年代,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就曾鼓舞來自也門什葉派顯赫家族的侯賽因·巴德爾丁·胡塞遠赴德黑蘭“取經”“朝圣”。伊朗反美反以色列的主張得到了胡塞的認同。胡塞回到也門后,激進批評當時薩利赫政府的政策,并在21世紀初親手打造了如今在也門風云縱橫的“胡塞武裝”。
如果說伊朗同胡塞武裝的關系還只是有些“曖昧”,那么沙特則是一手培植了也門的遜尼派。
同時,鑒于沙特和伊朗歷年來的恩怨情仇,以及雙方在遜尼派和什葉派中的領袖地位,雙方分別支持哈迪政府軍和胡塞武裝打內戰就更明顯帶有代理人戰爭的意味。
戰爭初期,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率先發難,聯合同屬什葉派扎伊迪教派的前總統薩利赫的舊部,以勢如破竹之勢,迅速占領也門首都薩那,逼迫哈迪逃亡利雅得。之后,胡塞武裝乘勝追擊,接連攻下南部重鎮塔伊茲和亞丁等,把哈迪殘部壓縮在東部一隅。此時沙特終于坐不住了,先是指責伊朗插手也門內戰,利用“薩那-德黑蘭”航線向反對派運送武裝物資,隨后于2015年3月26日,聯合埃及、摩納哥、約旦、蘇丹、科威特等10國發起“果斷風暴”行動,派遣空軍的“狂風”和F-15戰機越境對也門北部叛亂地區展開空襲,成功摧毀了胡塞武裝的軍用機場、作戰飛機、防空導彈設施等關鍵目標,在也門上空設立了“禁飛區”。同時,沙特還將15萬陸軍和特種部隊陳兵沙也邊界,幫助哈迪軍隊鎮壓日益強大的胡塞武裝。2015年12月,為進一步擴大聲勢,沙特還發起組織了一支由阿聯酋、馬來西亞等34國組成的反恐軍事聯盟。
伊朗也對胡塞武裝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支援。由于地理上同也門不接壤,伊朗的支援更多帶有間接性。伊朗海軍派遣兩艘軍艦開赴亞丁灣,聲稱為保護伊朗的航運免受海盜侵擾。同時,為緩解胡塞武裝的壓力,伊朗還向聯合國提交了4點和平計劃,呼吁終結空襲行動,以期建立以什葉派為主導的“有包容性的全國統一政府”。
幾年來,動蕩的也門既像一個急速旋轉的風暴中心,將一個又一個國家拖入漩渦,同時也像一個紛亂的棋盤,吸引沙特和伊朗這兩個中東地區最大的遜尼派和什葉派國家紛紛在此縱橫博弈。其實,外部勢力強行干涉也門局勢,猶如抱薪救火,只會使局勢愈演愈烈。這一場代理人戰爭還遠未看到終點。劉劍磊 李瀏瑾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