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改善人民生活、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民素質都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國13億多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但是,提高這么多人口的生活質量,依靠傳統的生產方式是不可能的。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習近平:科技是國之利器

    ??诰W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6-05 21:24

      科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翱萍寂d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苯詠淼拿看沃卮罂萍紕撔拢紩l產業變革,導致大國興衰和格局調整。5月30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闭堧S“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等出席大會。

    一、國家賴之以強

      科技決定國力,科技改變國運。當今世界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也是一個惟科技馬首是瞻的世界,科技是強國的支撐。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指出:“現代以來,西方國家之所以能稱雄世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正所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習近平強調:“科技創新作為提高社會生產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生產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學技術一旦滲透和作用于生產過程中,便成為現實的、直接的生產力?,F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特點和現狀告訴我們,科學技術特別是高端技術,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向生產力諸要素全面滲透并與之融合。2015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第一動力作用,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加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科技含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绷暯綇娬{:“從發展上看,主導國家命運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只有不斷推進科技創新,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p>

      科技創新提升國際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和核心因素。只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習近平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和戰略舉措,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和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這個關鍵,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p>

      科技創新增強綜合國力。當代國際競爭實質上是一場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核心的競爭。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國際競爭中,為了從根本上提升本國的綜合國力,增強發展后勁與競爭實力,不少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科技創新這一最佳途徑,并由此掀起了一場洶涌澎湃的國際科技創新競賽。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绷暯綇娬{:“創新戰略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萍紕撔?,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當代科技發展歷程充分證明了這個過程?!?/p>

      科技創新保障國家安全。科技創新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也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關鍵。鄧小平同志曾指出:“過去也好,今天也好,將來也好,中國必須發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苯裉斓膰野踩珒群呀洶l生了很大變化,領空、海洋、網絡等新領域,如果沒有高科技支撐,根本無安全可言。2016年5月發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指出:“堅持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探索目標相結合,加強對關系全局的科學問題研究部署,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我國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產品產業創新的整體水平,支撐產業變革和保障國家安全?!?/p>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科技實力和創新實力決定著國家的政治經濟實力,也決定著各國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迫切需要科技創新的全面支撐。2014年6月9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習近平強調:“一個國家只是經濟體量大,還不能代表強。國家富強靠什么?靠自主創新,靠技術,靠人才,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p>

      

    圖為:2013年7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這是習近平在實驗室了解科研人員利用同步輻射裝置開展科研的情況。

    二、企業賴之以贏

      科技決定市場,科技改變企業。今日世界,無論什么行業的企業,也無論企業大小,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都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決定著企業的現在和未來。習近平指出:“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

      企業生命力在于科技創新。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支撐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管理要靠創新改變,靠科技提升;經營要靠創新拓展,靠科技前行;產品要靠創新延續,靠科技爭優。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p>

      科技創新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的發展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核心,是企業綜合實力的支撐。習近平指出:“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币龑覈髽I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著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產品,實現企業發展由單純的技術引進、加工組裝向自主創新、自主制造轉變。習近平指出:“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

     

    圖為:2014年6月9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三、人民生活賴之以好

      依靠科技創新滿足人民生活新需求。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對生活的新需求也日益增多,現有的產品必然不能滿足人民新生活的需要。只有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根據新需求,產出新產品,才能不斷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要。習近平指出:“要深入研究和解決經濟和產業發展亟需的科技問題,圍繞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p>

      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科技創新為人民生活提供越來越美的綠色環境、生態環境。人類進步越快,對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要求越高,而改善環境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創造綠色發展模式,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方式。習近平指出:“必須加快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必須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力戒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p>

      依靠科技創新改善人民生活質量。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國13億多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但是,提高這么多人口的生活質量,依靠傳統的生產方式是不可能的。改善人民生活、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民素質都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要在人民生活急需的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治理環境污染等方面集中開展科技創新,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要依靠科技創新建設低成本、廣覆蓋、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醫療和教育等優質資源普惠共享。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大力發展科技事業,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使人們在持續的天工開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讓科技為人類造福?!?/p>

      科技是實現強國夢的翅膀,承載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靈心勝造物,巧手奪天功。心靈手巧、最富創新稟賦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在今天這場世界科技創新競賽中獲得勝利。

    [來源:中國干部學習網] [作者:]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