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莎 蔡康
記者觀察
過去,提起汽車站,浮現在旅客腦海中的大多數是廁所臭氣熏天、站內候車廳環境衛生堪憂、站前停車秩序混亂等印象,一度成為“臟亂差”的代名詞。6月5日,記者走訪海口汽車東站、西站、南站和港口站等客運站,看到“雙創”工作啟動后的汽車站,亂扔的垃圾和煙頭更少見了,站內環境更加干凈整潔。這離不開車站方的加強管理,更離不開旅客們維護環境衛生的自覺行為。
現象
從環境堪憂到秩序衛生改善
在海口汽車西站,記者看到很多手提行李、肩背大背包或拉著行李箱的人們,在車站的安檢口排隊,多名工作人員負責游客進入候車廳的秩序,絲毫不見擁堵的狀況發生,秩序井然。在站前廣場,地面衛生保持得也很干凈整潔,沒有散發小卡片的婦女、占道的攤點,沒有見到隨處亂丟亂扔的現象發生,留下的只是來往行人匆匆的身影。
記者在海口汽車東站走了一圈,同樣看到讓人驚喜的變化:在保潔員一刻不放松的保潔工作下,地面十分干凈。旅客劉穎即將乘車前往文昌,對于車站的衛生,她說:“無論是廣場、售票廳還是候車室,都能看到保潔員的身影,有時候服務人員、檢票員看到垃圾也能及時清理,大家都這樣愛護,環境當然干凈許多。”
客運站內的廁所是衛生工作容易忽略的“死角”,?此前,有旅客抱怨海口客運站內公共廁所異味大。6月5日,記者在各大客運站走訪時發現,客運站都加強了廁所的保潔工作,努力消除廁所異味給旅客帶來的困擾。走進客運站內的公共廁所,以往那股刺鼻的異味沒有了,旅客的臉上多了一份笑容。
轉變
人人都是衛生監督員
記者走訪中發現,無論是站前廣場、售票大廳、候車大廳還是停車場,地面都干干凈凈,醒目的“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中”等標語映入眼簾。四個車站內,均有工作人員戴著“衛生監督員”臂章巡查衛生。“請不要在候車室內吸煙。”在海口汽車東站,記者看到帶有紅色袖標的工作人員正對旅客在站內存在的吸煙、橫躺等不文明候車行為進行勸導,并在售票廳、發車區等處引導旅客自覺排隊購票、檢票上車。
“只有人人都有衛生的意識,才能真正有干凈的環境。”海口汽車東站副站長黃戀表示,“雙創”工作開展以來,為了給旅客營造舒適的出行環境,該站的保潔員由之前的10人增加至12人。與此同時,該站開展“人人是衛生監督員”的活動,除了監督旅客,工作人員自身也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雖然車站車容車貌有了巨大改變,但細看之下,仍有一些細節上的不足有待完善和提升。在海口汽車南站的站前大廳,個別旅客抽完煙后將煙頭扔在垃圾桶旁,盡管保潔員不斷地清掃,仍有一些煙頭夾在地磚縫隙內,保潔員需要拿鐵絲才能清理干凈;在該站的男廁所內,仍存在部分馬桶損壞、洗手臺污水直流的情況。此外,還存在部分市民在公共場合脫鞋睡覺等不文明現象。“對于發現的問題,我們將馬上整改。”海口汽車南站相關負責人稱。
候車旅客符豐云建議,車站在改善站內大環境的同時,也應注意細節上的改善和提升。此外,作為海口市民,也應該提升自己的文明意識,為“雙創”工作出一份力。
(海口網6月6日訊)
?
?
相關鏈接:
記者巡街:“雙創”開展后海口各大客運站的變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