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搭著塑料布防水,車身鋪滿灰塵。
頂部墻面出現脫皮。
我吐槽
市民寧先生:我是澳龍名城的一位業主,我們小區的地下停車場整面墻體漏水鼓包,地面翻沙特別嚴重,車子放一晚上第二天全是沙塵。多次向物業反映,但問題遲遲未能解決。
雖然買了地下車位,寧先生卻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將車停在小區了,“墻面漏水不說,而且灰還大,停一晚上,車身就鋪滿灰塵。”
從2012年開始,寧先生就和車位“杠上了”——多次找物管反映,自掏腰包做防水,可問題直到現在仍沒解決。
6月5日,寧先生向華西都市報記者講述了他與13萬元買來的車位之間的“恩怨”。
車庫漏水 部分車位積水1厘米
2010年,寧先生搬到澳龍名城小區,為了方便停車,他花了12.8萬元在小區地下停車場買下了一個子母車位。然而,才用了兩年,問題就出現了。
“墻面漏水特別嚴重,地面上都是積水。”寧先生回憶,當時上下車都不知道怎么下腳,“每次鞋子都要被打濕。”考慮到家里老人和小孩上下車不方便,寧先生第一次找到了物業,“那次,他們找人來做了防水,漏水的問題暫時解決了。”
然而,沒到一年,又開始漏水了。這次,物業卻不管了。于是,寧先生只得自掏腰包,花了5800多元,找了防水公司重做防水。不過,就在前不久,他又發現墻面開始鼓包了。
6月5日,記者來到該小區地下停車場,發現漏水的不只是寧先生的車位。在C區的一個車位處,記者看到,地面有一攤深約1厘米的積水。“都好久了,一直沒人管。”一位業主說。
記者注意到,停車場多處墻面的墻皮已經脫落,一些車位的上方,搭了一塊塑料布。“這段時間還好,沒怎么下雨,過段時間到雨季了,才惱火。”寧先生說。
停上一晚 車身落滿一層灰
目前,寧先生最煩惱的問題,還不是漏水。“路面質量太差了,表面就是一層灰,無論啥顏色的車,在里面停一晚上,都成灰色的了。”寧先生開玩笑道。
從停車場入口到出口,記者走了一圈發現,路面凹凸不平,不時還會出現一個坑。恰好一輛車開過,地面上的沙隨之起舞,停車場內就揚起撲面而來的灰塵。停在這里的車,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記者看到,旁邊一輛紅色的轎車,車頭、擋風玻璃處,都蒙上一層灰。
“就這樣,還每個月收我們50元的管理費。”一位業主抱怨說。正是出于同樣的原因,寧先生不敢把車停到小區,也拒絕支付管理費。
物業回應:已幫忙積極解決
針對小區地下停車場漏水、翻沙的情況,業主們多次找到物業公司,可問題卻遲遲沒有解決。
“跟我們反映沒有用,房子質量出現問題,該找開發商。”對于業主反映物業公司不作為,小區物業值班工作人員葉先生感到很冤,“漏水的問題,我們已經幫忙積極解決了。”葉先生說,車位上方的塑料袋,就是物業公司花錢搭的,“我們也是本著為業主服務而做的。”
葉先生說,要徹底解決墻面漏水、地面翻沙的情況,就要啟用小區維修資金,“但我們沒權力動這個維修資金,得通過業委會,征求業主同意,再上報街道辦、房管局。”
律師觀點 可動用小區維修資金解決問題
四川少城律師事務所律師曹毅認為,由于該小區2009年已交房,房屋已過質保期,而地下停車場所存在的問題,屬于小區公共區域問題,因此,可用小區維修資金。
記者了解到,小區上一屆業委會已在去年屆滿,而新的業委會遲遲未能成立。因此,曹毅建議,最好盡快成立業委會,通過業委會啟動小區維修資金解決問題。
華西都市報記者 吳冰清 攝影報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