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6年6月6日完成臺本
——游船翻沉:預防呢?預警呢?應急呢?!
(導視)
解說:
突如其來的強風,
獲救者 王明星:
那個船頭就已經迅速在往下沉,大概十幾秒鐘時間。
解說:
四川廣元發生游船翻沉事件。
獲救者 王明星:
正好有個口子,我就(被水)灌出去,被打得很遠。
解說:
惡劣天氣,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獲救者 王明星:
耍熱了之后就把救生衣脫了,(后來)一下船就翻過來了。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游船翻沉:預防呢?預警呢?應急呢?!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一年前的6月1日,大型游輪東方之星,在湖北建立的長江段突然沉沒,死傷慘重,可以說讓所有的人都感覺痛心疾首,而且記憶猶新。時間過去了一年,就在前天,周六6月4日的時候,在一個看似應該風平浪靜的地方,四川廣遠的白龍湖的景區,一個并不大的游船,卻突然在急劇變化的這種惡劣天氣的沖擊下翻沉。現在得知的消息是,在船上的18個人,2個人死亡,13個人失蹤,還有3個人是處于受傷的這樣一種狀況。但是情況并不樂觀,因為從今天才開始正式進入對船體的打撈這樣一個狀況。不過在關注今天的打撈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今天可能在這個網上發布的一個相關的這種視頻,疑似是這個雙龍號這艘船翻沉這樣一個過程。你可以看到天氣突然變臉,而且浪比較大。請注意我現在要關注的正中間前方,鏡頭前方那個在風雨飄搖之中的那艘船,很多人以為這是不是就是最后沉沒的這樣一個雙龍號。其實不是,經過核實,它是事發當天的時候,另一艘正在避風也快要到達碼頭的游船,它名字叫企業號,并不是最后翻沉的雙龍號。而且呢,當時雙龍號離我們在鏡頭上看,在風雨飄搖的這艘船,還有下面的四五公里,也就是在上游的四五公里處,不是這艘船。現在看似在鏡頭當中這艘船消失了,它并不是沉沒到水里去了,而且被那個障礙物所遮蔽了。好,接下來我們在關注今天整體的打撈的狀況之前,我們先來關注整個船翻沉的狀況。
解說:
今天,這段2分多鐘的視頻,被確認,就是白龍湖沉船事件事發當天的情景。根據海事部門事后分析,當時,“雙龍號”所在區域突發強風,局部風力達到12級以上。
那么,事發時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獲救游客王明星回憶了事發經過。
獲救游客 王明星:
(后來)一下船就翻過來了,翻過來我努力站起來,站的同時水已經在往里面灌,灌進來的同時第一印象是我喝了兩三口(水),第一反應就是糟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逃生)。
解說:
事發的“雙龍號”是一艘2層游船,當時搭載了包括船主在內的共18人。
獲救游客 王明星:
我們上去是分兩批人上去的,他們先上去的幾個孩子已經在玩了,他們還是有點意識。喊他們先把救生衣穿上,因為是小孩,后面因為那天中午比較熱,耍熱了之后就把救生衣脫了。
解說:
另外,據當時在事發地附近釣魚的幾位目擊者回憶,當天上午天氣晴好,但在下午2點左右突變,這段手機視頻,記錄了當時的天氣情況。
垂釣者 程先生:
當時的天氣狀況是剛開始是閃電,準備睡(午)覺的時候,風突然大起來了,雨點子就開始下,我們漁筏上的門都吹壞了好幾個。
解說:
下雨后,船上大部分人都到游船下層躲雨,只有王明星仍待在上層。船翻以后,所有人都落入水中。
獲救游客 王明星:
正好有一個口子,我就(被水)灌出去了,灌出去我就被打出去很遠,那個船頭就已經迅速往下沉了,大概就十多秒的時間。
解說:
后來,雨漸漸變小,拍攝視頻的王先生也正好記錄到,有人抱著一個獲救小孩,趕往救護車的畫面。
垂釣者 王先生:
三點五十分把那個女孩救上來,然后他(救援人員)馬上就進行人工呼吸,就大聲呼叫讓救護車下來。我們也知道那個路非常窄,然后我們就叫趕快跑啊,趕快送上去,然后他們幾個抱著那小女孩往上面跑。
解說:
與王明星共同被救起的有4人,其中一名孩子被送往醫院搶救后不幸遇難,另外3人已經脫離生命危險,目前正在廣元市利州區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四川廣元市利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陽定兵:
其中兩名(獲救者)情緒較為激動,超出正常范疇,已經建議采取藥物干預,暫不宜心理干預,另一名(獲救者)情況尚可,出現輕微應激反應,采取床旁咨詢,提供心理支持為主。另與生還家屬溝通,提供心理支持。
解說:
截止目前,已經確認2人罹難、13人下落不明,當地仍在全力搜救。由于此次救援點水深最深達85米,水下是一個斜坡,已超過蛙人下潛安全深度。為保障救援人員的安全,目前,協助救援的水下機器人已到達廣元,而打撈工作也將逐步展開。
評論員:
在這個獲救的王先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他其中有兩處談到的細節格外地讓人揪心,一處細節是首先先介紹一個背景,在這船上的18個人,其中一家三口的就有四家,這一下子就占去了12個人,還有一對母女,也就是說這就占了14個人。那王先生呢,之所以能夠最后獲救,他自己講了這樣的一個小細節,他說我被沖出來了之后我就去逃生,然后我沒有回頭,因為他是船上少有的一個人。他說當時他看到旁邊其實最初的時候還有其他的人,但是好像又折返了,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男人又回去救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最后也都消失不見了。另外講的一個小細節,他自己還有一點點自責,他說當時真是再也沒有能力去救別人去了,其實可以完全不用這樣的一個自責,因為這是突如其來的這樣的一個挑戰。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艘船的這種狀況,還是可以分析出一些情況的。你看這個雙龍號它是雙層的,船長13.1米,船寬3.2米,不大的船。然后建造時間是2001年的8月1日,行駛時間15年,因為今年2016年,使用期限是30年,也就是說它并沒有超期服役,其實離使用期限還有15年的時間。再來看,載客的人數是40人,但是事發當時的載客只有18人,也就是說遠遠不到超載的這種狀況。現在的傷亡情況是2人死亡,13人失蹤,3人受傷,剛才我介紹了一家三口就占了4家,還有一對母女,另外,還有王先生,另外還有操作船的這樣的一個人。好了,剛才節目一開始的時候也介紹了,雖然這個事情是在周六發生的,但是搜救的機器人是今天從上海到達的廣元,另外操縱這個機器人的工程師,也是從天津到達了廣元,搜救剛剛開始,在持續的這一天的時間里頭。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一直在現場進行報道的本臺的記者張力,張力你好。
本臺記者 張力:
巖松你好。
評論員:
因為剛才我也給觀眾朋友介紹了一下,雖然是前天發生的情況,但是這個機器人今天到,然后工程師也是今天到,現在搜救是否已經全面開展了?
張力:
現在這個正式的打澇的還沒有完全地開始,現在目前進行的工作,據我們了解是一個水上的搜救平臺的搭建,以及我們水下的水下機器人的一個安裝一個測試的工作,包括和我們的水下機器一起配合作業的一個卷揚機的一個安裝的工作。那么剛剛我們也是跟救援的人員,從救援人員當中了解到,我們可以看一下,通過救援人員給我的描述,我們也是在他們的指導下,就做了一個這樣一個簡易的示意圖,我們來看一下。因為在現場,參與救援的船只都是非常小、非常狹窄的,那么這些船只都是無法去承載一些像水下機器人,像卷揚機這樣一些專業的、重型的設備,那么也無法去承載更多的工作人員在上面進行操作。所以說,在今天上午的時候,救援人員從距離事發現場7公里的另外一個碼頭,是調集的兩艘渡船,那么一艘渡船它的平面的面積是80平米,兩艘渡船中間剛才我們打探了一下,是用鋼板把兩艘渡船焊接起來,也就是說在這個接近于160平米左右的平面上進行一個作業。那么我們的這些個比如說我們的卷揚機,還有我們的水下機器人,就是在這個平面上進行操作的。剛才我也看了一下水下的機器人,它是長大概是1米,寬是70公分,高是60公分,它是紅色的,從外表看它很像章一個普通的發電機。那么我們也有另外一組記者,也是在救援船上進行拍攝,可惜因為時間實在是來不及,沒有趕回來,所以我們在這一檔直播當中可能我們看不到水下機器人的畫面。那么救援人員告訴我們,這個水下機器人,它可以下潛到水下1000米的位置,而且它這個水下機器人是帶著電纜下去的,也就是說它可以持續地有一個能源的供應,肆意說也是不受時間限制的。那么水下機器人下水要做什么呢?首先要再繼續打探這個船的位置。之前我們了解到,這個船是幾乎是垂直于,立于這個湖底的,那么它的位置是在水底60米到75米之間,就是上下15米浮動這個距離,而且隨著湖底它有一個水流的一個作用,它會不斷地發生漂移。據我們了解,這個船是在往東漂移,因為白龍湖水庫它其實是個庫區,它的水是往東在流動的。那么這個機器人要帶著鋼纜,我們了解到是26毫米粗的,直徑為26毫米粗的鋼纜下潛到船的位置,通過水下機器人把鋼纜或者是勾上,或者是捆綁在船上,然后再通過我們的卷揚機一點一點地給它卷上來,讓這個船起到一個整體的打撈這樣一個效果。我們在現場了解到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評論員:
好,非常感謝張力從現場給我們帶來的報道。好了,這是一個搜救從今天要開始,其實相應的來說是搭建相關的平臺,而且機器以及相關的人在進行到位。接下來就看整個是否,比如說運氣會比較好,天氣支持的狀況如何,另外是不是能夠第一時間就能夠到達現場,另外在操作上的時候,能夠很好地捆綁上沉船,然后迅速地把它打撈上來。也許我們會期待奇跡,雖然它很難。好了,接下來我們繼續關注這個船在發生突發的天氣變化之后,為什么會沉沒,我們相關的應急救助等等等等,為什么沒在這艘船所起作用,我們該思考一些什么。繼續關注。
解說:
五名成年人,四名兒童,坐在游船上的他們,輕松攀談,這是網上傳出來的游客在出事前所拍攝的照片。據了解,事發前的“雙龍號”游船上,五個家庭和一個單人,不管是成人和孩子,都沒有穿救生衣。
幸存者 王明星:
他們還是有點意識,喊他們把救生衣穿上,因為是小孩,后面因為那天中午比較熱,耍熱了之后就把救生衣脫了,(后來)一下船就翻過來了。
解說:
在失蹤的人員中,還有“雙龍號”的船長周丕強夫婦和他們的4歲兒子,22歲的女兒由于留在了家中,躲過了這一劫難。
周丕強的弟弟 周丕東:
還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母親),現在他的女兒,她說一分錢沒有了,我當兄弟的看到這兩個人,心情能平靜的了嗎?
解說:
周丕強,今年五十歲,這個名字也印刻在“雙龍號”上,他是這艘出事游輪的負責人。從1997年開始,他和弟弟周丕東就開始在白龍湖開船。
周丕強的弟弟 周丕東:
都有駕駛證。沒駕駛證不得允許開船的吧。我開我的船,每個人都有救生衣,坐的凳子上都有救生衣,他不穿的話就放在他面前,我們上船必須讓把救生衣穿上。
解說:
事發當天,周丕東的游船也行駛在白龍湖景區沙洲附近,距離哥哥周丕強駕駛的游船,大約二三十公里。
周丕強的弟弟 周丕東:
我們開船的人必須在駕駛船,掌握游客,必須讓游客不能亂動。大概有人給我打電話說,漁船出了事,有人告訴我,大概三點多鐘。
解說:
周丕強的游船,負責小三峽景區的行程,往返一次大約兩個小時。而根據游客的照片顯示,當時仍是天氣晴朗,湖面風平浪靜。
白龍湖景區游船船長 曹樹強:
當時天氣預報沒風啊,預報的時候18度到28度,20度到28度。有天氣預報,氣象局都跟我們發,我們手機上都有,沒有跟我們發黃色預警。天氣預報也說沒有風。
四川廣元白龍湖景區興順號游船船長 丁長清:
從變天到吹風,我感覺時間很短,大概也就一二十分鐘,天上突然暗了,亮點多,天變了。
解說:
據了解,6月4日下午兩點,廣元市氣象局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稱利州區等地在6小時內可能發生雷電活動,提示防范雷電、短時陣性大風、短時強降水及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的影響。白龍湖景區的工作人員,在收到黃色預警后,海事部門及時通知停止出船,但“雙龍”號在此前已經出船。
船長 曹樹強:
市海事局,區海事處,都給我打電話了,就是起風,我剛剛把船停好,就給我打電話詢問我的事,詢問我在哪兒湖面上還有什么船,還有幾只。
解說:
根據曹樹強的介紹, “雙龍號”距離自己最近的時候只有兩三公里,令他想不到的是,在14:40分左右,雙龍號就這樣沉沒了。
評論員:
也有老游船人來介紹說白龍湖景區的天氣像小孩的臉,有的時候一天三變,其實這次所遭受的這種情況,就與這個天突然變臉,而且很短時間的這種變臉緊密相關。但另一方面你就要去思考的是,那我們整個的應急預警究竟是什么樣。在通過剛才的短片中你能看到這樣的內容,其實在事發當天,發布了天氣預警之后,廣元市區兩級海事部門電話通知了船長,這是現在當然接受采訪的其他船的船長說的,要求停止出船,景區打電話詢問行駛情況。那么究竟跟出事的雙龍號是進行怎樣的這種溝通的?是否之后又有強行地希望他們能夠收船,這樣的一種指令,現在調查組已經成立了,正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也等待這樣一個調查的結果。好,接下來我們要連線華僑大學旅游安全研究院的副院長謝朝武。謝院長,首先要問一下這個情況,在進行這方面的這種調查,尤其在這種景區內它船又不是很大的情況下的時候,我們重點要調查哪些內容?
華僑大學旅游安全研究院副院長 謝朝武:
一般來講,一個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們可以從四個層面去尋找它的風險的成因。那么第一個層面的風險是環境風險,比如有沒有突發的氣象因素,或者地質地貌條件比較惡劣。那么這個案例是剛好融合了兩種環境風險因素,一個是大這個氣象環境,一個是水體這種特殊的旅游空間。那么前者可能是導致事故的主要的成因,后者是事故條件下,致死率比較高的一個環境空間。那么第二個層面的風險是設施設備的風險,游船是需要合法檢驗證書和海事部門登記注冊的一種特殊的設備,由于航行在水面這種特殊的環境空間,因此它需要具備抵抗風浪這種風險環境的能力。在這個案例當中由于突發大風卷起的浪潮比較高,這可能超過了雙龍號的抵抗能力,因此導致船體的起覆。那除了這種船體這種整體設備之外,還有就是游客身上的防護裝備夠不夠,比如說救生衣,那目前媒體比較關注的是,事發的船上的游客好像沒有船救生衣,這也可能是導致這起事故游客死亡率比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么第三個層面的風險是人員風險,比如船上的操作人員有沒有正確地駕駛船只,在風險條件下有沒有正確的進行應急和應對,游客有沒有遵守安全的規定,有沒有主動配合游船的要求,穿戴救生衣,這個都是人員層面的風險。第四個層面的。
評論員:
好,您說第四個,簡單的。
謝朝武:
第四個層面的風險就是管理風險,也就是景區和管理部門在接到預警之后,有沒有做出應急的響應。那么從目前的新聞材料來看,氣象部門發出這個預警之后,海事部門是有要求景區立即停船的,景區也做出了立即的響應。從目前的事實來看,應該說景區和監管部門,還是做出了適當的應急的響應。
評論員:
但是究竟跟這個出了事的這艘船整個勾兌的狀況是否帶有一種強行的這種指令,這還需要調查組的進一步的調查。另外,其實據獲救的王先生去透露,之所以,開始是船了救生衣的,后來覺得熱又把它脫掉了,帶有某些乘客的這種自主的行為。而且你透過這18個人也能看到,恐怕在駕駛船對整個游客的這種管理,尤其救生衣的強制性,也許剛開始是進行提醒了,后來可能就當游客脫掉的時候,你有的時候可能也沒轍。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去關注的時候是,出事一定是出乎了我們的這種預料的,天氣變化或者航道或者機械等等,因此應急就是要非常規下如何去保障安全,在一點上我們還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解說:
廣元白龍湖,2004年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面積420平方公里,由于1/5是水域面積,所以,客船必不可少。6月4號下午兩點左右突然降臨的狂風暴雨,很多有著多年駕船經驗的船長,都說很少見。
四川廣元白龍湖景區興順號游船船長 丁長清:
確實那個風力太過猛,太過大,也就是突然發生的,我們估計分析是因為這種狀況它(雙龍號)才出事的。當時那個風我們就看得到,我們開船開了十幾年的船,沒遇到過這么大的風和浪。
解說:
白龍湖景區,共有10艘游船。每艘船最少有兩名工作人員,一人駕駛,一人負責保障游客安全。而游客在上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被要求穿上救生衣。
四川廣元白龍湖景區興順號游船船長 丁長清:
我們按照規定要求是上船,我們得把救生衣給游客發在手上,要讓他穿上我們才能出船,不配合我們就給他講道理,我們就說您不穿救生衣,管理我們的部門就要處罰我們了,我們就不發船了。
解說:
而對于游船出發時的氣象條件,景區碼頭有著明確的規定。
四川廣元白龍湖景區福林號游船船長 曹樹強:
我們每個船上都有風力測試儀,風力達到每秒鐘8到10米就禁航。
解說:
福林號游船船長曹樹強,已經在白龍湖駕駛了近20年游船,他所駕駛的福林號是景區里載客人數最多的游船。身為船長,他和其他9名船長每年都需要接受相關部門的安全駕駛培訓和考核。
四川廣元白龍湖景區福林號游船船長 曹樹強:
在海事部門培訓的時候,主要是安全常識,還有一些操作規范。像區縣是一年一次(培訓),在碼頭上那個辦公點是每半個月一次。還有鄉鎮,每周都有一次。
解說:
那么,當遇到極端天氣時,按照正規的安全培訓,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步驟呢?
四川廣元白龍湖景區興隆號游船船長 周丕東:
有那么一道題,是船在遇到大風大浪的時候怎么處置,這道題是就該這么答,第一是順風走,第二是頂風走,第三最好的辦法是找避風港,等風力減小、平靜,得到海事部門通知,確實預警解除了再發航。
評論員:
好,接下來繼續連線謝院長,謝院長,在這件事情上會突然給我們這樣的一個啟示,我們平常應急的急都是小急,是不是級別有點太低了?因為真正出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但是我們在遇到極端事情的時候,經常發現我們應的急促跟不上的,我們怎么樣去改變,怎么樣去彌補這方面的漏洞?
謝朝武:
應急確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一個系統的一個工程,那么平常的這個小急確確實實我們只要很簡單的抵抗可能就過去了。那么大的風險條件下,我們面對應急的狀況應該是要具備相應的一種應急的相關的能力。那我們這個能力應該說包括,一個是本身我們要知道,在這個應急條件下我們要如何來正確的操作。那么預警部門的快速的傳導,是提高預警效率的一個首要的前提,而它的有效的執行則是預警有效性的一個關鍵。同時呢,明確的分級預警,有利于操作人員明白更明白預警的一個重要性。那么目前可能比較麻煩的在于,我們很多旅游的預警它不具有一個分級的一個明確性,那么這個可能就使得在一些重要的應災難急條件之下,操作人員他不明白要如何來進行正確的應急。那么同時呢,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他應該確實要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和災難意識,尤其是災難意識。那即使是面對一些小的風險,也要把它看成比較大的災難來進行看待,防患于未然,這樣才可能消除隱患。
好,非常感謝謝院長帶給我們解析,其實一個非常關鍵的就是令行禁止,否則的話大家總會覺得,不會出什么大事,慢慢真出什么大事的時候你就一點招沒有了,令行禁止需要管理者和每一個參與的游客都要保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