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佐檢查鋪設好的水管。
海口網6月7日消息(記者林韋瑋 通訊員陳創淼 攝影報道)今年5月,海口秀英區召開精準扶貧領導小組聯席會議,進一步明確各單位工作職責,全區各掛點領導、各單位、職能部門、四個鎮,全面轉入抓幫扶措施落實階段,幫扶措施取得一定成效。預計2017年底,秀英全區農村貧困人口將穩定脫貧,拔掉“窮根”,大步奔小康。
全域鋪開,診斷“窮根”
為更好地傾聽貧困戶的“心聲”,了解具體的困難在哪里,秀英區精準施策,制定了區領導及機關單位“聯戶”掛點的方式,明確“一對一”任務分解表。如今,在秀英區各鎮各村,到處可看到區三套班子領導、機關干部進村入戶了解貧困戶脫貧意向,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的忙碌身影。
據悉,自今年3月11日召開全區扶貧動員大會以來,秀英區各掛點幫扶單位領導干部夜以繼日奔赴貧困戶家中開展調研工作,為全區374貧困戶量身定制了周詳的幫扶方案。堅持“真扶貧、扶真貧,精準扶、扶精準,重點扶、扶重點,整體扶、扶整體,長遠扶、扶長遠”的工作方針,圍繞脫貧目標,創新扶貧機制,轉變扶貧方式,對全區精準識別的貧困人口全面實施精準扶貧攻堅,全力推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
經過進村入戶全面摸底排查,秀英區相關部門梳理出農戶致貧原因包括生產發展欠缺資金,因病、因學、因殘,缺乏勞力等。針對“病根”,本著“對癥下藥”原則,秀英區提出了產業扶貧開發、住房扶持、生產生活設施扶持、勞動力轉移扶持等精準扶貧“八項措施”,幫助貧困戶脫貧。
吳清誠拾撿地上的雞蛋。
創新模式,精準施策
永興鎮雷虎村委會美秋村村民吳坤佐今年49歲,家中有4口人,由于生產發展缺乏資金,多年來他和妻子只能靠打零工或種一點蔬菜賣錢維持生計,日子過得緊巴巴。秀英區開展聯戶幫扶后,政府幫吳坤佐鋪設了2000米的水管,將水源接到田地中。同時,還買了100株荔枝苗和一批福山橙樹苗、黃皮樹苗,供其栽種在地里。
“感謝政府的幫助,我會把豬養好、把果樹種好,盡快過上好日子。”吳坤佐說,除了幫忙鋪設水管和買來果樹苗,政府還給自己送來了19頭小豬,飼養半年后即可出籠售賣,收入在25000元左右,已實現脫貧。到2018年,荔枝和福山橙、黃皮的豐收,家中每年又可增收45000元左右,生活可達到小康水平。
和吳坤佐類似,永興鎮建中村委會昌儒村的吳清誠由于妻子生前生病欠下了債務,生產發展缺乏資金。今年被列入幫扶對象后,秀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小琴立即帶隊前往其家中了解情況,并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隨后,政府根據吳清誠個人意愿,送去了200只蛋雞,并花20000多元幫其建了一間雞舍。目前,這200只蛋雞每天能下80-90個蛋,每個雞蛋市場售價為1.5元。
據了解,雞舍修建好后,政府還會送來400只蛋雞,屆時光賣雞蛋吳清誠的月收入就能在8000元以上,扶貧效果可謂立竿見影。而讓吳清誠更加感到高興的是,區里還組織了養殖技術培訓,農林局工作人員也經常會到家里來,有什么困難都可以說,解決了不少生活問題,他感到輕松了許多。“相信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家日子會越來越好,到時我會用學到的養殖技術去幫助其他人,大家共同奔小康。”吳清誠堅定地說。
兩年脫貧,三年鞏固提升
據了解,秀英區將按“兩年脫貧,三年鞏固提升”的工作要求,確保到2017年底,全區在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1704人和鞏固提升脫貧人口2526人全部實現脫貧。
下一步,秀英區將采取“精準滴管”與整村推進相結合和“短平快”與長效增收措施相結合的幫扶策略,加強從生產發展、扶學、勞動就業轉移、技能培訓等8個方面的精準扶貧幫困,對制約農戶發展致富的村莊生產生活設施給予重點打造,同時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個人參與,帶動全區貧困家庭實現持續穩定收入,助力貧困農戶如期脫貧。
到“十三五”末,秀英全區農村貧困人口將穩定脫貧,實現扶貧對象“兩不愁、四保障、一高于、一接近”。(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養老有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區平均水平。)
?
?
相關鏈接:
海口瓊山精準扶貧 力爭明年底全區貧困村莊全部“摘帽”
海南推進殘疾人扶貧就業 2015年共培訓殘疾人5202人
海南識別貧困人口 將建四級精準扶貧建檔立卡體系
海口美蘭區動員全社會捐贈扶貧 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海口秀英區舉辦青年干部扶貧培訓會 助力精準扶貧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