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艷出示準考證。本報記者 雷鍵 攝
本報訊 (記者傅柃暢)昨天上午11點半,高考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合川區育才職教中心考點內,陸續走出的考生中,有個人格外顯眼,與周圍的“小鮮肉”們比起來,他的年紀要大不少。
他是合川師范附小五年級老師羅曉艷,為了給兒子做榜樣,44歲的他時隔28年后再次參加高考(相關報道見本報昨日4版)。在他看來,參加考試的過程比考試成績更加重要。
昨日早上6點半,羅曉艷便起了床,“其實也沒啥特別感覺,不緊張,昨晚我還看了電視,看的《郵差》。”他吃了母親為他做的湯圓,妻子張女士準備出門上班:“放心考,我相信你!”“兒子還在睡覺,讓他好好休息下。”羅曉艷指了指兒子的房間。
7點40分,羅曉艷出門前往考點。小區內的不少居民都上前與他交談。羅曉艷說,自己心態好得很,這次高考只是為了給兒子做表率,至于考得怎樣、其他人怎么想,完全不去理會。
“16歲高考,是為了前程;今天赴考,只為激勵兒子。”羅曉艷說,這次不管考多少分都不會填報志愿。
到達考場外,羅曉艷點燃一根煙,深吸一口。前幾天做的語文模擬試卷,按照作文得40分計算,羅曉艷考了109分,“好歹教了幾十年小學語文,這科考試應該能及格。”
上午11點半,羅曉艷走出考場,面帶笑容。
“羅老師,你真的來考試了啊?”朋友的兒子也在該考點考試,朋友握住羅曉艷的手,說很佩服他。
羅曉艷稍顯無奈地搖搖頭:“語文其他題目還好,作文感覺發揮不太好。”回家路上,他回憶起1988年自己第一次高考,當年作文題目是《習慣》,那時由于受小說影響,他整篇作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但最終語文120分的滿分自己得了98分,在當年算是不錯了。“但今天這個作文我沒把握。”羅曉艷說,要模仿高中生的寫作方式,寫完后覺得文章有些空洞,“但及格應該不成問題。”
昨天下午,數學考試結束后,羅曉艷表示除了平面幾何等幾道題外,其他題把握都不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